第152章 新鲜血液(2 / 3)

,日军想要在豫北切断第五战区的后路。

“张虎那两个纵队,什么时候能返回徐州?”王奉心中急切。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陇海线就是他的生命线。

无论如何,都必须要紧紧攥在手里。

赵方远:“两天前发过一封电文,想必再过几天,那两个纵队就能顺利返回徐州。”

王奉点点头:“如此就好!”

赵方远:“长官,陇海线危急,那咱们还要通过铁路线运输补给吗?”

王奉想了想:“根据一战区情报,目前日军第十四师团只是有进攻趋势,菏泽是不是还有一个师?”

赵方远应了一声:“第23师,师长李必藩。”

王奉:“第十四师团若是南渡黄河,第一个进攻目标必然是菏泽!一个师的兵力,足以坚守数日。”

“到时候再做反应,也还来得及。”

“倘若立马摒弃铁路运输,后勤补给难度至少要提升一倍,眼下我部正处于改编的关键时期,补给绝对不能断!”

赵方远敬了个礼:“是!”

王奉在房间内踱步:“第十四师团谁是师团长?”

赵方远低头看了眼资料:“日本陆军中将,土肥原贤二!”

王奉挑了挑眉:“土肥圆?”

赵方远:“对,第十四师团,在日本国内又称宇都宫师团,日俄战争末期组建,此前一直在半岛担任警备任务。”

王奉用指关节敲打着桌面,心中暗自思索。

土肥原贤二这鬼子,军事指挥能力一般,但做情报工作可是一把好手。

和板垣征四郎一样,是个十足的中国通。

不好对付啊!

赵方远:“长官,咱们现在需要做出防备吗?”

王奉:“嗯等部队返回徐州后,把一纵调到开封,监视陇海线。”

“一战区那边,我自会去协调。”

河南是第一战区的辖地,擅自调兵进入,确实不太妥当。

赵方远点点头,敬了个礼:“是!”

他又从兜里掏出一个布包:“长官,这是后方送过来的,工厂自主生产的肥皂。”

说罢,将小布包打开,一块土黄色的肥皂躺在手心里。

王奉有些惊奇,拿起肥皂,大拇指在上面揉搓两下:“质地不错啊,什么时候产出来的?”

赵方远:“大概在一周前,这是从生产线上下来的第一块,工人立马打包好,给您送过来了!”

王奉笑了笑:“有心了,放到那边架子上吧。”

“目前产量有多少?”

赵方远想了想:“电文中说,日产量在两吨以上。”

王奉坐在椅子上,抿了口热茶:“可以,转告后方工厂,不要盲目生产,免得库存积压太多。”

长治地区人口有限,只有不到三百万,市场很小,百姓消费能力也有待观察。

在内需疲软,外需堵塞的情况下,产能太高,也不见得是件好事。

王奉:“除了这肥皂,还有什么产品?”

“这几个月,民用工业发展的挺不错啊!”

赵方远又从兜里掏出一包香烟:“长官,你尝尝。”

王奉:“呦,这可是个稀罕物啊!”

“卷烟厂这么快就投产了!”

赵方远咧嘴一笑:“和肥皂同一天,一个上午,一个下午。”

王奉打量着烟盒:“这是什么牌子?”

“胜利牌?”

“听着还不错!”

赵方远拿出火柴:“长官,你尝一根!”

王奉敲了敲软包,从里面挤出一根香烟。

军队中吸烟非常普遍,上到军官,下到士兵,几乎人人烟不离手。

在工业国家的军队中,士兵每天还有固定的配给量。

但王奉很少抽,除了在公共场合,别人敬烟外,平时基本不碰。

赵方远划燃火柴,用手档好递到王奉面前。

青烟飘起。

王奉浅吸了一口。

“咳咳!”

“拿去拿去,你抽吧!”

赵方远一愣,不明所以,缓过来后麻利的接过香烟。

王奉咳嗽两声,好不容易缓了过来。

赵方远语塞:“长官.这.”

一边说着,一边将烟叼在嘴里:“这味不挺好的,劲也足啊?”

王奉抿了口茶,对‘胜利牌香烟’的事闭口不谈。

前世抽过现代工业香烟,冷不丁抽这个,还真有点适应不过来。

土腥味太重!

还特别苦!

赵方远将烟掐灭:“长官,后方还送来一批自产的轻重机枪,半个小时前刚入库,要不要过目一下?”

一听是轻重机枪到了,王奉立马来了兴致。

开放科技树功能后,王奉第一个解锁的是【单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