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空军教官(2 / 3)

眼下这块油田,在八路军手中,但万事都可以好商量。

合作开采不就好了。

唯一的弊端就是相隔甚远。

但没有办法。

山西受限于地质构造,缺乏形成石油的条件,仅有的几块小油田,也压根就不具备开采价值。

所幸卫立煌所部在晋南撑起了一条“运输走廊”,安全性还是能得到保障,

后方车辆制造厂已经建设完毕,运输卡车改装油罐车的项目,目前已经上马了。

数十个技术人员正在日夜奋战,想必要不了多久,就能将其量产出来。

————

3月17日晚。

王奉坐在椅子上,心情一片大好,面色微红,胸中已经有些醉意。

第二十二集团军从前线战场撤下,王铭章抵达徐州后,首先干的事,就是到守备军营地,亲自登门拜访。

若不是张虎所部,现在的红旗一纵奔赴滕县,恐怕122师就要全军覆没了。

饭桌上,二人把酒言欢,喝的非常尽兴。

王铭章豪情万丈,站起身连干三杯,以谢救命之恩。

王奉也不差事,短时间内部队没有作战任务,难得放纵一次,王铭章喝了多少,他也跟着陪了多少。

顺带着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用两吨炮弹,把王铭章和他的川军老底子换了过来。

酒局一直持续到了深夜。

宾客散尽后。

赵方远敲了敲门,端着个碗大步走进:“长官,这是炊事班兄弟做的醒酒汤,您先喝一下。”

“您请过来的空军教官,已经到营区了。”

王奉晃了晃脑袋,将醒酒汤一饮而尽,方才确是喝了不少,但酒量好,还没到酩酊大嘴的程度。

“快把人请进来。”

王奉站起身,理了理军服。

赵方远转身,向门外喊了一声:“卫兵!把人带进来!”

话音刚落。

从门外走进来一名青年军官。

“长官!原东北空军司令部,飞行教官袁博涛前来报到!”

看向眼前身姿挺拔,面容刚毅的军官,王奉微笑点头示意。

“来,赵方远,搬个凳子过来!”

袁博涛侧目,瞅见屋内圆桌上的残羹:“长官,这是”

王奉:“刚才来了几个朋友,怎么了?”

袁博涛站在原地,欲言又止。

王奉皱眉:“想说什么话,但说无妨!”

袁博涛犹豫再三后,支支吾吾:“长官,这.在军营里喝酒”

王奉并未发怒。

这句话说的在理,自古以来,军中饮酒都是兵家大忌。

但特事特办,有些事只能在酒桌上解决。

王奉讪讪一笑:“咱们部队军纪严明,饮酒确实不对。”

“这样,我以身作则,自罚一个月军饷,算作今夜的惩罚!”

一个月的军饷

说实话,自打从黄埔军校毕业之后,他一直没留意过自己的军饷有多少。

和祖上留下的家产相比,这点钱只能算是九牛一毛上的毛尖尖。

见王奉如此,袁博涛眼神中燃起希望,又敬了个礼:“多谢长官!”

“久闻您麾下军纪严明,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同时在心中默念:“有这样的长官,或许真的能搞好空军.”

王奉坐下,靠在椅子上。

赵方远搬过来个凳子,示意袁博涛也跟着坐下。

王奉好奇问:“你之前在东北空军里面,干的怎么样?”

虽然教官大致信息是自己编成的,但对方永远都是个活生生的人。

但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怎么可能用几行字就概括出来。

袁博涛苦笑,摇了摇头:“东北空军.不过就是一支旧军阀队伍罢了”

“长官,我想提一个建议。”

王奉:“你说。”

袁博涛想了想:“空军和陆军不一样,军纪必须要严,否则的话.唉.”

王奉明白了他的意思。

看样子袁博涛对军风军纪如此敏感,是有原因的。

估计是在东北空军中,和同僚格格不入,饱受排挤,已经心灰意冷了。

王奉抿了一口热茶:“你继续说。”

袁博涛一咬牙:“之前的东北空军,缺乏良好的组织性和管理性,士兵有时近于匪徒,各类事故频频发生。”

“记得在民国十四年时,张大帅心血来潮,想要看空军飞行表演。”

“结果由于管理疏忽,在编队飞行时,两架飞机相撞,飞行员一死一伤。”

王奉听后咋舌。

飞机也不便宜,飞行员更是宝贝。

就这么毁了,着实可惜。

袁博涛继续说:“还有在民国十五年,当时好像是在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