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八九式坦克(2 / 3)

咱四大队,好好在司令面前涨一波脸!”

“步兵炮呢?把步兵炮都拉出来,炮管放平了,先敲掉两辆坦克!”

那名军官点了点头:“明白,我这就通知下去!”

这次长途奔袭,携带了四门日制九二式步兵炮。

相比于九四式山炮,这款更受各级军官一致欢迎。

拆卸方便,重量轻,射击角度大,可曲可平,虽然口径小了点,只有70毫米,但实际威力相差不多。

袁烨霖继续观察前方。

八九式坦克的块头,要比小豆丁坦克大上很多,轰隆隆的引擎声响起,一股浓重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袁烨霖咋舌。

红旗一兵团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几个破铁壳子,还吓唬不倒他。

“要是缴获个这玩意回去,长官不得亲自请我喝两盅?”袁烨霖心里暗自想道。

截止目前,整个新编第一军团,还没有过缴获日军坦克的先例。

之前第十八师团的战车联队,被重炮犁了好几遍。

等打扫战场的士兵赶过去时,场面一片狼藉,只剩下一堆弯曲严重的钢板。

三两分钟后。

轰!

阵地上传来几声炮响。

那四门九二式步兵炮开火了!

这款还有一个优点,就是炮身低矮,依靠灌木等障碍物,便可轻松掩护。

就是过于低矮的炮身,操作起来不太方便。

更适合鬼子那种侏儒型身材。

几枚炮弹落在坦克前,突如其来的爆炸声,打断了日军的推进。

八九式坦克停滞在原地,迟缓的转动炮塔,寻找到底是哪里传来的炮声。

趁着这个间隙,熟练的炮兵迅速装填好弹药,进行第二轮射击。

轰——

一枚70毫米榴弹,撞在八九式坦克的前装甲上。

17mm厚,表面渗碳的镍铬钢装甲,抵消了绝大部分爆炸威力。

只留下一片黑糊的印记。

坦克内的车组成员猛地一震,装填手脑袋磕在弹药架上,顿时晕了过去。

“炮击!”

“我车遭遇炮击!”

车长强忍着眩晕,推开顶部舱门,不敢探出头,只能朝着外面大吼。

和豆丁坦克一样,八九式坦克并未部署车载无线电通信设备,想要和友军沟通,基本只能靠吼。

后方。

鬼子兵迅速打出旗语,身后的步兵展开,走在坦克前面,缓缓向敌军阵地推进。

轰——

迟疑间,第三轮齐射到来。

由于部署专业的反坦克炮,发现一枚榴弹,在远距离上无法消灭日军坦克。

炮兵军官将四门步兵炮的目标锁定在一处。

一发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四发!

爆炸的火光冲天而起,一辆编号为“21”的八九式坦克,承受了来自不同方向的四枚榴弹,顷刻间便被掀起的尘烟笼罩。

正面装甲有17mm,侧后装甲只有15mm。

不管添加了什么材质,在这种程度的爆炸下,根本幸存不了。

坦克右前方被炸出了一个大洞,装甲钢出现明显的弯曲。

四名车组成员歪七扭八的躺在车内,七窍流血。

不是被炸死的,而是被强烈的冲击被震碎了内脏。

见己方坦克出现了损失,鬼子兵在军官的授意下快速打出旗语:“继续推进!”

车长迅速将收到的信息通知下去。

驾驶员拨动操作杆,十几辆八九式坦克,继续轰鸣向前。

阵地内。

袁烨霖顿感不妙。

四门九二式步兵炮,杀伤效率也太低了些。

日军坦克部队不停推进,再这样下去,隐藏好的步兵炮随时可能会暴露。

思索再三,他喊来通讯兵:“立刻后撤!”

“撤到沂水西岸,快!”

构筑阵地时,他特意留了个心眼。

在沂水两侧均修建了战壕,一旦情况不对,随时准备跑路。

隔着一条河,鬼子的坦克就算再强,也使不上力气。

57mm坦克炮的威力,还不如九二式步兵炮。

算算时间,在坚持一会儿,兵团主力就能顺利抵达。

“撤!”

袁烨霖大喊一声。

临沂前线战火纷飞。

王奉也没闲着,坐在吉普车内,查看后方传来的一封电报。

新编第一军团和长治之间的联络,一直是专线通讯,用的密码本和第五战区不一样,因此不受日军电报战的影响。

话说回来,他之所以能察觉到日军破译了战区通讯电报,还是要依靠系统面板。

快速行军十个小时后,总指挥所与临沂之间的距离,仅剩四十五公里。

刚好能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