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行动开始(2 / 3)

“出发!”

第26旅团。

指挥部点起一盏微弱的电灯。

沼田德重伏在桌案旁,细细研究池河两岸地势。

参谋官大步走近:“将军阁下,部队已准备就绪,是否立刻发动进攻?”

沼田德重眉头拧在一起,直起腰杆,来回踱步:“多少部队参与夜袭?”

参谋官:“一共两支步兵大队。”

沼田德重有些不悦:“两支大队?”

“对面的中国军队警戒心很强,两支大队未必能一举将其攻破。”

参谋官面露难色。

白天的战斗伤亡刚统计出来,光是在池河镇东岸,就损失了将近一千余名士兵,伤者不计其数。

相当于直接打没了一支步兵大队。

还没计算三河集,马岗一带的部队伤亡

承担夜袭任务的两支大队,还是压缩编制,填补预备役后,勉强凑出来的。

参谋官:“日落前最后一组侦察机,并未发现中国军队有补充兵力、补给的情况,想必此刻.已经弹尽粮绝了!”

沼田德重心中也在衡量。

作为旅团长,他不能像参谋官那样轻易下定结论。

白天的战斗一直拖到黄昏时分,可依旧没有在中国军队身上,看到预想中的疲软。

太出乎意料了!

沼田德重优柔寡断,有些摸不清敌军的底细。

“佯攻!”

“一支部队发动佯攻,在河上打照明弹,吸引中国军队主力。”

“另外一支大队,从南侧发动进攻!迂回到侧后方!”

沼田德重手指着地图,在上面兜了一个大圈。

“另外,领命明光部队,向马岗、三河集发动夜袭,策应池河镇战场!”

参谋官躬腰:“哈依!”

池河西岸。

王奉时刻关注脑海中的三维立体作战地图。

天色一黑,士兵就开始于此搭建浮桥。

池河的河道形状很独特,中间粗,两头窄。

今夜选择的渡河点,河道宽度仅有四十余米。

两侧皆为茂盛的芦苇荡,晚风轻轻吹过,窸窸窣窣。

迂回作战,讲究一个出其不意。

士兵肩着步枪,步伐矫健,弓着身子,一路小跑快速抵达河对岸。

刚过河的一大队,立刻搭设桥头堡,掩护后续部队过河。

王奉、谢尔盖两人在最后面。

“长官,池河镇来电,第31军遭受夜袭,损失惨重”刚过河,谢尔盖就拿着一封电报走来。

王奉心中顿感不妙。

三维作战地图上还没动静,以他为中心,方圆十里内看不到有日军夜袭动向。

“向东北方向继续前进!”

“通知赵方远,加强阵地警备!”

谢尔盖点点头:“是!”

看向随风摇摆的芦苇荡,王奉心中有股不好的预感。

日军白天进攻失利,极有可能会在晚上做文章。

看来大家都想到一起了。

日军想要速胜,以最短的时间,打通津浦铁路。

他也要尽快重创日军,否则自京沪赶来的鬼子越聚越多,再往后就没机会了。

过河队伍迅速分散开,朝着目标地点快速行进。

池河镇。

战事吃紧,士兵吃住都在战壕里,抱着枪互相依靠着。

王奉不在,赵方远丝毫不敢懈怠,在前沿阵地内来回徘徊。

“参谋长,值守的岗哨都精神着呢,这里太危险了,要不您先回去吧”吴光胜跟在一旁,皱着眉建议道。

赵方远挥挥手:“长官通电,日军很有可能会在今晚进行夜袭,一刻也不能松懈。”

“跟我去阵地右侧看看。”

吴光胜想起一件事:“参谋长,从徐州出来的时候,第五战区给咱补充了一批炮弹,其中有几发照明弹,要不打一发试试?”

赵方远迟疑:“照明弹?”

紧接着回想起来,好像确实有这么回事。

照明弹在中国军队中很少见,第五战区一共就有几枚,临行前一股脑的全送了出去。

赵方远:“试试,通知迫击炮部队,照明弹试射一轮!”

使用照明弹,无非就是会暴露己方目标,但阵地就扎在池河西岸,白天还在和日寇血战,谈不上泄露坐标。

通讯兵应了一声。

“是!”

十分钟后。

“嗖——”

数枚照明弹从后方阵地迅猛升空,流星般的尾翼划过夜空,刺目的白光将驱散黑岸。

阵地前亮的和白天一样。

赵方远下意识眯着眼睛,手放在眉骨上遮蔽阳光。

忽然,他发现河对岸出现一排人影,屎黄色的军服格外显眼,正呈散兵队形向己方阵地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