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编制改革会议【求订阅!】(2 / 4)

番号及编制。

关于这点,王奉想了很久。

既然常凯申将传统团,旅,师,军的升级道路堵死了,那就索性另辟蹊径。

反正华北战斗群属于临时编制,想怎么搞都可以。

王奉清了清嗓子:“咱们部队自晋中整编之后,已经过去了好一阵子。”

话音未落,在场的军官们不自觉的直起身子,侧耳倾听。

会议主题就是编制改动,现在的团以下部队编制,除了扩充营级兵力以外,基本没啥变化,还基本沿用着暂一旅的那一套,

之所以要参军打仗,除了保家卫国的初衷之外,谁都想借此机会出人头地,加官进爵。

这可是跟自己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东西,必须要好好听。

王奉抿了口茶水,继续道:“目前的情况,大家也都很清楚,我们要具备独立作战的能力!”

“这个独立作战,可不是说打一场伏击战,打一场遭遇战这么简单。”

“我们要达到的效果,是能独立的,不依靠任何友军辅助的,进行一场大规模战役。”

“就像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一样。”

“不只是大部队,下属的各个作战单位,也要尽可能的拥有独立作战能力。”

“不要搞什么.合在一起所向睥睨,分散开就如同烂泥,这是绝对不行的!”

听到这,下方军官会心一笑。

都是自家兄弟,在开会时也没有必要打官腔,用最通俗易懂的话,把事情讲明白才是重点。

王奉将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经过指挥部考量,先组建三支山地战术兵团,军制上,与同国民革命军的步兵旅同级别。”

“方远,宣读一下名单。”

赵方远向前一步,托着一个巨大的文件簿,念诵道:“下面我宣读具体的人事任命,请全体起立!”

哗啦!

众人纷纷站起。

“第一山地战术兵团,兵团长张虎,团副吴光胜,辖第一,二,三,四山地战术大队,兵团部直属后勤保障大队,战地急救支队,及山地侦察支队。

“下面宣读大队长名单”

原团级军官的位置并未变动,刘志坚任第二山地战术兵团长,孔志勇任第三兵团长。

总体来看变化不大,只是名称上多了个‘战术’二字,将营改成大队,连改成支队,排改成分队。

不过是换了个名称。

又在原有基础上扩充了一个营的兵力。

但各级军官在实质军衔和待遇上,都上升了一步。

这只是明面上最显眼的。

而真正的变化并不起眼,但作用很大。

经过改编后,一支山地战术兵团的兵力,大约在5000人左右。

战场宽度足够,已经是丘陵山地所能容纳的极限宽度。

再多就会适得其反了。

在配属了后勤保障大队,和战地急救大队后,独立作战能力得到了较高提升。

继续说下级编制。

山地战术大队是基本作战单位,相当于之前的山地营。

战术兵团相当于旅,之所以没在其下组建类团级单位,主要还是考虑整体作战的机动性。

一个团的人数,少说要在1500—2000人之间。

而战术大队满编1000人,班组兵力由13人转变为10人,空余出来的缺额,转交给了新组建的后勤支队。

相当于在营级单位,就部署了后勤连。

别管眼下能不能发挥作用,先把框架搭起来再说。

在保证战斗力的情况下,缩减部分规模,可以确保部队能有快速的响应能力。

山地作战,重型武器无法展开。

况且山地不比平原,部队无法大规模集群作战,不能共享统一的后勤保障。

因此设立后勤支队是必要的。

从今往后,战术兵团这一编制,就会成为基本战略单位。

赵方远每念到一个名字,下方便出现一道声音。

“多谢长官栽培!”

宣读完三支山地战术兵团人员名单后,赵方远翻动文件簿:“接下来开始会议第二项议程。”

“经上层指挥部考虑,组建预备战术兵团,兵团长楚云飞!”

“.”

听到喊自己名字,楚云飞‘蹭’的一下站起身:“谢长官栽培!”

王奉满意的点点头。

这可不是预备役的意思。

所谓的预备战术兵团,的的确确是一支一线作战部队,各项武器标准足额发放。

之所以称作‘预备’,主要是王奉还没想好具体兵种。

可以看作普通的步兵部队,没什么特色,但也没什么弱项。

一支多边形部队。

也可以在大规模的集群作战中,承担填线作用。

其次就是山西地形太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