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一片哗然(1 / 2)

“号外号外!”

“昨日最新战报!八路军联合山西晋绥军,全军将士同仇敌忾,大败日军七千有余!”

“扬我国威!”

各大城市街头,众人争相抢购着今日报纸。

“给我来一份!”

“别抢别抢.人人有份。”

“歼敌七千!自从事变以来,首次大胜啊!”

街巷内,众人们纷纷议论此事。

“快看,青年将领王奉率军迂回突袭”

“这么年轻,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抗战以来,日军在中国各地所向睥睨,兵锋所过之处,地方官员如同作鸟兽散般纷纷逃离。

亡国灭种的论调充斥着社会上下。

平型关大捷是难得一遇的大胜仗,阎老西大手一挥,直接将战报通电全国。

一时间举国振奋,群众们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呼吁全国抗战的浪潮到达了最高峰。

繁峙。

第二战区司令部。

与外界热闹非凡的场景不同,此时的战区司令部一片冷清。

日军突破了茹越口!

繁峙直接从大后方变成了前线,整个战区司令部岌岌可危。

阎长官在向全国通电平型关大捷前,已经下达了明确的撤退命令。

全军有序撤到忻口一线。

在此处重整防线,抗击日军侵略。

司令长官办公室。

阎老西坐在椅子上,先前的忧虑与疲倦之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则是轻松愉悦。

平型关大捷,歼敌七千有余。

可是货真价实的七千。

与之前小范围宣传王奉敌后穿插时的战绩不同。

这次大规模通电是面向全国万万百姓的,阎老西并没有刻意掺水。

实打实的歼灭多少就是多少。

免得和八路军那边宣传的数据对不上。

到时候谁宣传的战果越大谁越丢脸!

“萃崖,此战能有如此大胜,多亏你们第33军了。”

阎老西嘴角勾起一抹微笑,看着坐在对面的孙楚。

孙楚赶忙站起身:“此战之所以能歼灭七千余名日寇,还全仰仗着大帅的英明指挥,我等只不过是听命行事罢了!”

面对刻意的吹捧,阎老西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接下来的东西忻口战役,还望尔等尽心竭力,早日把日本人从山西赶出去!”

孙楚微微弓腰:“多谢大帅赏识!”

阎老西脸上的笑意逐渐收敛,开始谈起了正事:“暂一旅的情况如何?”

孙楚板着脸,语气尽可能的平静,让阎长官察觉不出丝毫异常:“根据下方汇报上来的情况,暂一旅损失惨重,部队减员过半,武器弹药严重匮乏。”

阎老西听后,眉头微微皱起。

心中开始思量起论功行赏一事。

第17军是中央军,115师是八路军,暂且不放在一起相提并论。

郭宗汾仗打到一半忽然撤退。

尽管嘴上说的好听,是因弹尽粮绝,再无援军。

可行的却是临阵脱逃一事。

虽然阎老西可以不追究其具体责任,但到了论功行赏时,就得稍微往后靠一靠了。

剩下的就只有楚云飞和王奉所部。

358团打的不错,全团将士血战到最后一刻,为后方部队的迂回行动争取了宝贵时间。

楚云飞虽是黄埔系军官,但老家在山西五台。

和阎老西是同乡。

怎么封赏都不为过。

可王奉就难办了。

作为军中崛起的新锐将官,指挥作战的水平毋庸置疑。

从目前情况来看,要比自己身旁簇拥的一众高级幕僚强上太多。

眼下忻口一战即将拉开序幕,正是用人之际。

如此骁将,阎老西实在舍不得浪费。

但怎么用却成了问题。

给少了怕寒心,给多了又怕羽翼丰满,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孙楚心思活泛,一直在暗中观察阎老西的表情,见时机成熟:“大帅,目前军中尚无空缺编制,何不如效仿358团,暂设一个精锐加强旅。”

“您看怎么样?”

阎老西暗自沉思:“精锐加强旅”

孙楚趁热打铁:“对,如此大功一件,理应给那王奉擢升军衔。”

“但他现在已是少将,倘若再升就是中将。”

“可眼下暂无空缺的师级编制,倒不如将他的暂一旅提升为精锐加强旅。”

“既不用擢升军衔,也不用多耗费一个空缺编制。”

听了孙楚的解释,阎老西眼前一亮。

好想法!

孙楚眼见有戏,继续道:“大帅,我觉得光是如此不足以服众。”

“理应再给暂一旅拨划一些武器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