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障碍(2 / 3)

似胎胞,但是这些表象之下,其阴气流转并非无序漫溢,我观此物,其此之为‘私意障碍’。”

障碍,特指由贪、嗔、痴等烦恼引发的生死轮回相续现象,障碍修行者证得涅槃。该概念在多部佛教典籍中均有明确界定,《圆觉经》以“二者事障,相续生死”概括其本质,事障对应实践层面的烦恼障碍,所知障则属认知层面的障碍。

所谓的‘鬼打墙’,只不过是表层,本质上,这里是怨气生死所延续的‘障碍’,是阻止他们继续前进的墙壁。

“我等的遁术,应该能够无视障碍才对。”云渺道人如此说道。

“智识所不能到,矧事理能尽乎?故云:理障碍正见知,事障续诸生死,这是天人众力量的反面,是黄泉所为。”

“天人众的法门对此应该有解决的办法,我身本空,我神本通。心既无碍,万物以无障碍。何以故?得神通故。凡一切作法,一种即须下之,人心本是万里之府,惟虚则无障碍,只是要去其障碍而已。所以破局之道并非在外,而在心神之中。”

“这是神通,所以也只能以神意或者对应的神通破解,单纯的依靠遁术是出不去的。”高见如此说道。

障碍,有事碍,有心碍,而现在怨气所成,自然是心碍,想靠遁术出去根本不可能,必须要做到‘心无挂碍’才能从这里出去。

“无碍神通……高大人之意,莫非是……”他瞬间想到了宗门典籍中记载的更高境界,但随即颓然,“有路宗前辈高人中,或有已臻‘心无挂碍’之境者,自然不惧此障。然则……”他环顾四周,声音带着苦涩,“此刻飞舟之上,并无这般修为通玄的长辈坐镇啊!我等恐怕……”

云渺的话音未落,高见平静地接了下去,声音虽轻,却如同惊雷炸响一般:“不过……我能行。”

而云渺愣了一下。

眼前这位高见,身上的气息分明只是六境,沉稳有余,却并无磅礴浩瀚的威压,似乎并没有那么厉害。

然而,当高见平静说出“我能行”三个字时,云渺道人先是愣了一下。

但高见没等对方的疑虑升起,就已经启动了锈刀。

这一瞬,他所有的杂念和挂碍都在此刻消失。

云渺自然能够感应到,心中那点因修为低微而产生的轻视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带着敬畏的感慨。

“天才,竟至于斯……”云渺在心中喟叹。

他见过许多惊才绝艳之辈,有路宗内亦不乏天资卓绝的弟子。但像高见这般,以区区六境之身,在学识、心性、胆魄上展现出如此不合常理、近乎妖异的“全才”特质,实属生平仅见!这已非“天才”二字可以简单概括,简直像是天道倾注了过多气运的……异数!

还好,他是正道。

于是,他不再去想高见如何能做到,也不再质疑其成功的可能。当那“心无挂碍”的虚空意境弥漫开时,答案已然不言自明。

云渺道人收敛心神,将所有的震撼与叹服压在心底,只剩下一个无比清晰的念头,他得护持好高见,否则的话,幽明地不会善罢甘休。

而高见这边,心中神意只是运转,‘明’在此刻,却正是如此。

看得世上只是一物,极明极亲,无一毫障碍。以此心意,澈地光明,才有动处,更无邪曲,如日月一般,故曰明明德於天下。

修行到此处,都於此处,受名受象,不消走作,亦更无复走作,那移去处,故谓之止。自宇宙内外,有形有声,至声臭断处,都是此物贯澈,如南北极,作定盘针,不由人安排得住。继之成之,诚之明之,择之执之,都是此物指明出来,细贴出来,则为心为意,为才为情。从未有此物不明,可经理世界,可通透照耀。

窗外,是凝固的、翻滚的、由亿万怨毒面孔和无尽枉死之念编织成的绝望深渊。每一张扭曲的脸孔都无声地咆哮着永恒的憎恨,粘稠的黑暗如同最污秽的沼泽,试图将飞舟连同其内的一切生灵拖入永恒的沉沦。

就在他睁眼的刹那——

窗外,那凝固翻滚、布满狰狞面孔的粘稠黑暗,如同被投入了一颗无形石子的巨大墨池,无声地漾开了一圈涟漪。

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没有刺耳的嘶鸣。

那涟漪所过之处,无数怨毒扭曲的鬼脸,如同阳光下的薄雾,又似被风吹散的沙画,无声无息地淡去、消散。没有挣扎,没有哀嚎。

粘稠凝固的空间,那令人绝望的“循环死域”,如同冰雪消融于暖阳,又如浓墨化入清水。松动了,流动了。

原本被隔绝的、高天之上凛冽而纯净的罡风气息,如同久闭的门户骤然开启,带着清新的凉意,无声无息地涌入。窗外凝固的黑暗如同退潮般迅速稀释、变淡,被一片重新透入的、带着云层边缘金边的天光所取代。

整个过程,快得只在呼吸之间。

没有轰鸣,没有震动,没有能量的剧烈碰撞。

只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消散。仿佛那困住飞舟的,由无尽怨念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