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违者——族之。”
“我答应。”
子婴的第二个条件,折星没有丝毫犹豫的便答应了下来。虽然折星不明白子婴为何会提出这样的一个条件。
然而不过是给各个部落划定牧场,不允许随意越界罢了,在折星看来本就是无所谓的事。
然而子婴这个要求却有深意,单一的草原部落南侵并不能对中原王朝造成很大的影响,每一次给华夏民族造成深远影响的游牧民族南侵,往往都是草原在一个强人的手下统一后,集体性的行为。
不允许各个部落相互攻伐,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草原在一个强者手下通过征伐,重新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帝国的可能。
单一的零散部落,根本就是养在圈中的牛羊罢了。
“其三,匈奴家庭中男丁多余两人者,唯一人可继承父辈家财,余者必须成为部落祭祀,且一应祭祀终生不得生娶。“子婴郑重的说道。
到了这一个问题,折星终于没有那么迅速的答应下来。
这完全是一条釜底抽薪的计谋,如果这条计策实行下去,匈奴的人数,恐怕会陷入无休止的减少之中。
虽然每家都会留下一个男丁传宗接代,然而这个时代的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若,很有可能还没有到成年便半路夭折了。
说实话,对折星说的这一段历史子婴确实是第一次听闻,在前世的史书中对匈奴的一些习俗记载也是语焉不详。
原来在头曼一统匈奴之前,在匈奴掌握着最高权力的竟然是大祭司一系。
虽然这种统治的凝聚力根本无法和头曼如今相比,只不过是靠的信仰的笼络而已。
然而当年大祭司一系靠着这种力量,在草原上却拥有着无上的权威,毕竟他说的话就是神明的旨意,若是有部落不听从,便可以以此号令其余部落共击之。
头曼一统之后,若不是因为大祭司在匈奴人心中崇高地位,恐怕早就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了。
如今他的职能只是像个跳梁小丑一般为单于祭祀祖先、天气,祈求神明的保佑。
如此大的反差他又怎能甘心。
折星说完当年的盛状,子婴便清楚了折星的想法。
他想要权力,想要威临整个匈奴的权力。
“所以,你说的这些和我大秦都没有关系,想要权力就必须付出相应的酬劳。”子婴冷漠的说到。
时间有限子婴也没时间和这个大祭司扯皮。
“我大祭司一系愿永世忠于大秦。”大祭司折星说完径直向着子婴跪了下来。
“匈奴愿比之要服之例岁贡秦庭。”
先周之体制,所有的统治区域分为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五服。
甸服日祭、侯服月祀、宾服时享、要服岁贡、荒服终王。
蛮夷要服,戎狄荒服。匈奴属于戎狄之属,哪怕是在周王朝最为鼎盛的时候也不过是需要服荒服罢了,唯有在新任首领继位之时去向周王朝汇报一下就可以。
按照折星的说法,如果秦军帮他夺得权力,匈奴族可以按照要服的标准,每年给秦国进贡。
“哈哈哈………………”
听完折星的说法,子婴突然间大笑出了声来,双手重重的一拍,从王座上站了起来。
绕着依然跪地不起的折星转了一圈。
“要服?”子婴讪笑一声继续说道:“你有没有想过仅仅一个表面的服从,我大秦要让多少的将士喋血沙场。”
“而且这片草原无法农耕,我大秦得之无用,又何必要帮你呢?”
子婴说完,明显的感觉大祭司折星身体有些颤抖。
一直盯着折星的子婴,自然明白他是在害怕,害怕自己就此离去。
从他曾经派自己的门徒去南地需求援助,便可以看出他在匈奴已经可以说是没有了多少可以依靠的力量,或者可以说力量已经远远不足以让他重新夺得权力。
所以子婴笃信,对于这等把权力看得比性命还要重的人,绝对没有多少家国观念。
怕是自己提出再严苛的条件,只要能够给他梦寐以求的权力,他都能够答应。
而且这个匈奴大祭祀的出现,让子婴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一个一劳永逸解决匈奴边患的可能。
众所周知,北方的游牧部落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华民族最大的威胁。
甚至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修筑起来万里长城这样的世间奇迹。
然而有一点,哪怕是中原王朝鼎盛时期,可以将草原上的部落完全降服,但是除了清代这个本身统治者就是出身于游牧民族的政权,也没有一个对草原进行过有效的统治。
哪怕是把整个民族灭族,茫茫大草原上也会有新的游牧民族占领草原,重新扮演这一角色。
从先前的那些龙城守卫来看,这个匈奴精神领袖的洗脑能力绝对可以说得上是炉火纯青,这一点正好可以作为大秦的抓手。
“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