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荆轲(2 / 3)

秦帝子婴 素裳心影 5756 字 11天前

击筑,荆轲唱歌,三人在街上旁若无人般的一会哭一会笑。

听这声响,应是三人无疑。

没听错的话,应该正在向自己的方向靠近,不一会便走到了酒馆外侧的街上。

子婴定眼一看,街上醉气熏熏、哭哭笑笑的三人年龄皆在而立之年上下。

居中的一人面如冠玉,剑眉星目,一身名贵的锦绣华服之上,已经沾满么酒渍。左手持筑,右手秉竹尺,摇摇晃晃的击打着节拍,定是高渐离无疑。

高渐离的左手边是一个长得极为奔放的长髯大汉,肤色赤红,凌乱的长发在脑后随意的一缠。腰间别着一把剔骨用的弯刀,如此装束除屠狗者无他人耳。

高渐离右侧的是一个麻布葛衣的中年汉子,想必就是荆轲了。一手持着一个酒坛,唱和几句便提起酒坛饮上几口,好生的畅快。

背负着一秉缠满布缕的长剑,沉毅的目光时不时的闪过几缕悲凉。

三人的周边围了一大圈指指点点的人群,有倾听高渐离筑艺者,然而更多的则是对三人的行径指指点点。

然而三人仿佛根本看不到这些鄙夷的眼光一般,依旧我行我故的喝酒唱歌。

欢迎你!

此时已临近年关,不论是东去燕国,还是扶棺西归,恐怕都得在路上过年。

子婴和母亲略一商议,便决定待得年后择一吉日再将父亲的灵柩起出,杜凌同府中的家仆先行将西归,子婴则以国事为借口,要出去一段时日。

杜凌虽然不舍,但是儿子已然长成,有了自己的决断,也不好强留。再者好男儿志在四方,如果天天陪在自己身边,不思进取,也不知过是一个庸碌之辈罢了。

只是默默地为子婴打点好出行的行装。

子婴把彭越的母亲一起接到了府中,一起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大年。

彭越老母在得知不仅彭越重新有了户籍,而且还因功封爵,成功将二妮接到了身边之后,也是兴奋的老泪纵横。

年后,子婴主持着将成蟜的灵柩起出之后,也到了分别的时刻,母亲杜凌将同府中一干家将仆从,护送着成蟜的灵柩回咸阳祖陵。

而子婴也将从这里出发去往燕国。

带着母亲临行前的千叮咛万嘱咐,子婴一行六人踏上了去往燕国的路途。

赵国灭亡之后,一部秦国军队直接开赴到了燕赵之交的原中山国旧地,兵锋直指燕国。

这一举动顿时让燕国上下大惊失色,往往秦国军队的一次小小的军事训练便会让燕国边防大军紧张数日。

在燕国眼中几乎不可击败的赵国都被凶悍的秦军灭了。

而自己燕国几十万大军却都战胜不了赵国长平之战后剩下的一些娃娃军。

燕国军队对上如狼似虎的秦军更是凶多吉少!

燕国可以说是对秦国下一步的举动恐惧到了极致,生怕秦军下一个目标便是燕国。

以燕国如今的国力,实在是难以抵挡。

燕国修筑的长城有北长城和易水长城两段,北长城主要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易水长城大致同易水平行,主要防御西部的秦赵两国。

因为秦国陈兵中山的缘故,燕国易水长城的防守明显比寻常时刻严密了许多。

好在子婴同夏可都是在赵国长大,江戈等人更是土生土长的赵人,一口赵音说的那是根正苗红。

费了一番口舌,一番盘问之后,六人方才顺利过了长城,进入燕国境内,向北渡过易水后,不几日便来到了燕国上都——蓟城。

古称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居于赵北的燕国较之于赵,则显得更加的粗犷苍凉。

蓟城作为燕国的首都,建筑风格较之邯郸、咸阳明显得更加古朴,处处散发着一种仿佛来自于亘古的气息。

几人先是找了一家看上去稍微干净一点的客舍住下,随后便去了街上随意的四处游走。

燕丹作为燕国太子,自然是不那么容易就可以接触到。

不过熟知历史的子婴却打算从另外两人身上入手。

其一便是历史上荆轲刺秦的主角荆轲,只要结识荆轲必然会牵扯到接下来的历史事件之中。

其二便是有节侠之称的田光,史书记载其学识渊博,智勇双全,素称燕国勇士。正是因为他的推荐,荆轲方才受太子丹所重视,最终受命刺杀秦王。

在市上游历一会,吃了些当地的特色小吃,子婴操着一口纯正的赵音对叫卖的小贩问道:“老丈,你可曾听闻过荆轲这个人?”

这小贩一听,顿时陷入了沉思。

“他应该整日和一个乐手高渐离还有一个屠狗者,混迹一处。”子婴补充道。

“你说他们三个啊,您这来的真不巧。”自营这么一说这小贩立马便知晓了子婴所指是谁:

“这市场上不认识这三个酒疯子的可不多,现在他们估计还没睡醒,您待会晌午过来,估计就会看到他们了,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欣赏到高渐离的筑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