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回天(2 / 3)

秦帝子婴 素裳心影 5780 字 11天前

探子探得,秦军主力九万余人已临近房子城。”

“知道了下去吧!”听完探报,李牧回答道。秦军这番动作根本没有一点防范赵军的意思,故而赵军一番探查之下便得到秦军“机密”北路秦军统帅王翦偶感风寒,因而未曾随主力一同行动,仅仅率领五千兵卒留守大营

“将军,末将认为秦军此举定然有诈。宜安之战时我军曾趁秦军主力攻击肥下之时偷袭军营,前车之鉴所去不远,秦军不可能没有防范。

更何况王翦亲自留守营地了,还是小心为妙。”李牧一旁的副将言道。

“是啊,王翦久经战事,又有前车之鉴,不应该把自己置于如此危险的境地,我也怀疑其中有诈。

但是两线作战以我赵国如今的底蕴实在是撑不住了,前两日邯郸来信南线战事非常不利。秦军已经数次攻上长城,我赵军将士甚至只能靠血肉之躯死死抱住攻上来的秦军,一同跳下城墙,才险而又险的保住了长城防线。

大王急令我军尽快结束北境战事增援邯郸。”李牧长叹一声继续说道:“这是就赵国最后的机会了,如果此战能够一举将王翦除掉,我军立即回援,此战我赵国还有救!”

“这次撑过去了,我们还能撑多久?”副将低声言道。

李牧长叹一声:“我身为赵将,深受先王厚恩,只得走一步算一步竭尽吾之所能了!”

欢迎你!

中军帐中,各秦军将领依主次坐定。

坐在首位的王翦首先开口说道:“近日以来,李牧骑兵频频骚扰我军,虽然伤亡不是很严重,但是对于我军士气损伤甚大,且部属行进缓慢。诸君可有策略应之?”

王翦说完,整个军帐之中一阵沉默。就连秦国骑兵统帅司马常一是也没有什么好的策略。

赵国骑兵独步天下,李牧又是这世间数一数二的名将,哪怕是秦国的骑兵总数胜过赵国,然而在李牧骑军面前根本无济于事,甚至追都追不上。

沉默些许一名小将小心说道:“上将军,若不我们就地安营扎寨,闭而不出与赵军对峙。赵国如今已疲弱至极,长久以往赵国定不能坚持,必会寻我军决一死战!”

王翦听完微微摇了摇头说道:“此意如果放在数年之前,当为良策,我国也是如此执行的。然而如今赵国经过多年的战乱已经处于油尽灯枯之势。

为此战我大秦已准备十数载,王上决意一战平掉赵国。且我军不论兵力还是军需都远胜赵军,如此之时已由不得我们继续继续对峙。”

被王翦否决了计策,大帐之中再次安静下来。

王翦看着军帐之中的诸将军言道:“难道我大秦诸将就没有一人能够抵得上李牧小儿!”

王翦话一说完,诸将中的秦军骑兵统帅司马常双手抱拳言道:“末将有一计,只是不知可不可行。”

“说来听听。”

“我秦军与李牧交手数次,此人用兵往往出人意料,攻敌薄弱之处,宜安之战时便曾趁大部队行军之时偷袭我军空虚大营。

末将以为,不若示敌以弱,给李牧创造一个各个突破的机会。”

司马常话说到此处,诸将当即议论纷纷起来,搞不明白司马常的意思。

王翦听完,略一思索说道:“你的意思是故意把薄弱之处暴露给李牧,让李牧前来攻击。”

“对,我们可以给李牧一个不得不攻打的理由,比如说一战即可定乾坤。”司马常接着说道:“大军在外,粮草辎重所费甚众。众所周知,以如今赵国国力已经坚持不了长时间的。

如果说这个诱惑大到一战可以扭转战局,那么李牧纵然有所疑惑,那么也会不惜涉险前来一试。毕竟李牧对他的骑兵可是极为自负,在他看来哪怕失手我军也很难留下他。

太行山麓山谷密布。我军可近日择一封闭山谷扎营,假意大军出击进攻房子城,营中只留数千部属留守,待李牧来袭之时大军折回堵住出口,围而歼之。”

司马常刚一说完便有一员年轻将领站了出来,王翦一看是后将军辛胜。此人可以说是王翦左膀右臂深受王翦青睐。

“司马将军此意甚妙,然而有两件事辛胜不甚明了,请将军赐教之,我大军出击李牧来犯之时如何保证及时得以回援;二是大军回援临近之时李牧定有所察觉,若是及时退出山谷,我军如何追击?怎样让李牧不顾风险,不忍放弃此次攻击。”

听完辛胜的质疑,司马常言道:“李牧劳师突袭山谷营地所用必定是其麾下骑兵,而其骑兵数不过一万。故而我秦军两万骑兵可在临近房子城,打消李牧疑惑之后,撇下步卒火速调头回返。

只要留守之军能够坚守营地半日,以我军骑兵速度便可赶回,在二对一又无处可逃之下当能全功。至于如何让李牧前来攻击及发现我军回援之后不舍而去……”

话刚至此司马常的话当即被王翦打断。“本将亲帅五千步卒留守营地。想必有本帅这颗大好人头在营地里面,李牧必来。

只要本帅一死,北部可安,李牧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