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怡一个清白。安怡真的不是有心的。”
皇帝被那双带泪的眸子勾动记忆深处的某些东西。他亲自扶起安怡,并语气温柔地宽慰对方:“放心,朕不是不辨是非之人。”
说完之后,他又沉脸看向苏昭宁那边,亲口问道:“你为什么要射黑狗熊?区区女子,你难道有信心射杀一只熊?”
这话,显然就是要苏昭宁答否了。
“臣女不能。”苏昭宁进来之时,安怡已经说过那番拉她下水的话。所以一开始,她是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这样问的。
但苏昭宁知道,这个问题必定和这安怡是否要受罚有关。
在顺着皇帝的意思,答了这四个字后,苏昭宁自己也已经想通了关键。
皇帝明显是偏向安怡的。他既然希望自己答否定的答案。看来安怡已经拉着自己下了水。
旁人或许觉得,安怡只是希望能够多个机会开脱。但苏昭宁却知道,自己这样的身份地位,在安怡眼中,根本不能够算上什么开脱的关键因素。
安怡这不过是死也要拖着自己罢了。
果然是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安怡这害人的品性怎么也好不了。
苏昭宁看清楚了安怡的目的,下面的话说起来就更加问心无愧了。
她继续答道:“启禀陛下,臣女虽然没有信心独自射杀一只熊。但臣女却知道,在当时那等危急时刻,男女之间并无区别。臣女不求独自杀熊,但求在提供杀熊相助之力。”
安怡你不是想脱我下水吗?我也希望我能成为指认你不轨的证据之一。
苏昭宁这后面的话是背离了皇帝心意的。于是这万人至尊陡然提高声音质问她道:“你不知道有一种帮忙叫适得其反吗?”
苏昭宁低头请罪,徐徐答道:“陛下恕罪,是臣女莽撞了。但当时候黑狗熊已经连伤二人,实在太过危险。况且臣女已经从旁观察了许久那熊的优胜之处。那熊不仅力气大,而且行动敏捷。是以臣女必须要射中其脚掌,影响它的速度。臣女只是想避免更多的人受到伤害。”
苏昭宁回答的时候,望了一眼六公主那边。意思不言而喻。
显然这个更多的人,是指的金枝玉叶。
总不能看着一个藏锡二王子身陷囫囵了,还把陛下的嫡亲骨血也推进危险之中吧。
苏昭宁这话,深深得到了朝阳长公主的认同。
一个藏锡二王子,虽然也有些用处,但不至于比她的六公主还要重要。而安怡,就更加不配和六公主相提并论了。
别看这位朝阳长公主一直坐在旁边未曾说话,但是她的心里却如同明镜一般透亮。
甚至比皇帝皇后还要看得通透。
皇帝只想着维护安怡,不相信安怡会做这样残忍的事情。
皇后则只想着对付安怡,根本不在乎事实如何,只要结局是安怡有错就行了。
这两个人,都没有想过,有一样东西叫铁证如山。
除了朝阳长公主,苏昭宁的话也博得了在场另一位公主的好感。
六公主觉得这叫苏昭宁的苏二姑娘甚是知情懂趣,比安怡好多了。
也是到这个时候,六公主才记住,她一直用来讽刺安怡、用来刺激她七妹妹的苏二姑娘叫苏昭宁。
当然,六公主心中的当务之急还是对付安怡县主。
所以她第三次出声针对安怡道:“父皇,你看,两相对比,安怡的居心叵测就十分明显了吧。”
皇帝有些不悦,正要训斥六公主几句,门口的帐布再次被掀起。
“藏锡二王子醒了。”有小太监喜气洋洋地来禀道。
此事确实值得高兴,皇帝的心情也立即好了起来。
他大手一挥,下令道:“既然藏锡二王子安然无恙了,此事便算了。日后一定要小心谨慎、规行矩步些。”
这一句,明显就是在袒护安怡县主。甚至从某一个侧面说,皇帝已经对安怡有心谋害藏锡二王子之事相信了一大半了。
他不追究,就是为了继续维护安怡县主。
这样的维护,可真是会让一些人很不高兴啊。
苏昭宁望向皇后那边。
皇后一张脸有些发青。半点没有因为皇帝的不追究和藏锡二王子的醒来而出现喜色。
她的脸色不虞很快又调整了过来,但紧紧攥着帕子的手,却依然暴露了其心事。
皇后果然是不喜欢安怡的。苏昭宁听南宛宛讲,当初定远侯爷如何借藏锡公主算计安怡之时,苏昭宁就知道——此事成功,绝对还有后宫之人的因素在里面。
后宫主位之中,必然至少有一人十分不喜安怡县主。
如今看来,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苏昭宁相信今日安怡必定不能善了此事。
而除了皇后,另一人也在其中坐立不安。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了第三批的下人来禀告。
这次的下人并不是本朝的。而是藏锡二王子带来的贴身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