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想解决的问题(2 / 4)

苏昭宁改变往日事事忍耐的处事方法之后,与苏珍宜、苏柔惠之间已有过了多次交手。

她越是不忍就越是发现,孤军难战。一个人终究还是有许多力不从心之处。

自己身边贴身服侍的丫鬟,显然是必须要收拢作用的。

望了一眼正低头吃豆腐花的白术和茯苓,苏昭宁觉得自己的心情似乎又略微恢复了一些。

不管怎样,她如今已经比过去好了太多。有可用之人,有可依照之人。

一碗豆腐花不知不觉见了底,苏昭宁承认,这豆腐花确实味道不错。

食欲上的满足,让苏昭宁心中对梅花耳坠的遗憾暂且被压了下去。她的心情也并不像心情那样郁郁寡欢了。

白术从旁窥得苏昭宁的神色,便乘胜追击,继续提议道:“小姐,这个时辰回去,午膳恐怕也已经错过了。不如再去尝尝其他吃的吧?奴婢听说城西的福乐巷子里皆是吃食。除了有京城特色的,还有颇多外域风味。”

如今小黄氏忙于和颜氏斗法,侯老夫人因为苏瑾轩被送走的原因被气病了。

总之长安侯府里,确实没有人会盯着算苏昭宁的回府时间。

苏昭宁觉得白术这个提议也未尝不可,就点头又应了。

茯苓生怕自己落了下风,到了福乐巷后,便格外卖力地跟苏昭宁推荐起各种吃食来。

“小姐,奴婢曾经尝过这板栗糕,味道算是全京城最好的了。”

“小姐,您瞧那边,糖人做得可好看了。那个吃起来也不错呢。”

“小姐,您喜欢这个吗?”

女孩子们都喜欢零嘴,苏昭宁也不例外。

一条福乐巷子逛下来,苏昭宁的心情也逐渐好转起来。

那样多的吃食,那样多的味道,苏昭宁已经太久不曾享受过了。

以后,这样闲散舒适的日子,希望能有很长很远。苏昭宁心中默默地想道。

谁都是喜欢无忧无虑的生活的。

她此趟出门原是有几件事情要办。

其一,是去给苏颖颖和自己挑下首饰。

其二,就是想将自己手头存下的银子,用来替苏颖颖置办一个合适的私产。

上次南宛宛提议的那些,苏昭宁却很有道理,却没有完全做好。她借八斗楼的品鉴会攒了些银钱,去并没有去挑得合适的铺面。

倒是苏瑾瑜送来的那一沓产业,每一处考量都是苏昭宁替苏颖颖想要考虑的。

安心,没有隐忧的私产。

只不过,那些私产写的都是苏昭宁的名讳。

苏昭宁并非是想独占苏瑾瑜的这份兄妹之情。只不过,她素来性情知足,不觉得非要苏瑾瑜来替苏颖颖准备这些。

论及责任,她是苏颖颖的长姐,她才有必须要去做的责任。

各种小吃摊位上往来的人很多,倒有几分像路边茶肆的感觉。苏昭宁十分意外地听到了她正想解决的问题。

“石老倌那绣坊说是要卖了,你听说没有?”

“他那绣坊在文昌巷里面,是个好地方。但那石三娘要卖了绣坊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她爹石老倌前年过世了,今年她娘也走了。说是石老倌在世时给这幺女定的亲事不在京中。石三娘要出京嫁人,还是银钱随身带着走方便。”

“我看,石三娘也未必是要出京嫁人哩。她大姐、二姐都嫁在京中,说不定三娘是想换了银钱自己独吞呢。”

“好苗长不出坏树。石老倌两口子都是实诚人。我看不是这样。”

苏昭宁听到此处,对这绣坊起了很浓厚的兴趣。绣坊不同于酒肆这些铺子,它面对的客人十分固定,基本就是女子居多。这样的铺子,若以后租赁出去,同样也是女子来租赁的可能性为多。

至于这些行人口中的石三娘品行和铺子是否有纠纷的问题,苏昭宁觉得万事要眼见为实。要知道,文昌巷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巷子。

与京中素有艳名的香帷巷一样,文昌巷其实也是名声远扬。

但两者的名声是截然相反的。

香帷巷,巷如其名,巷中多旖旎的青楼,所以远播的是亵玩之名。

而文昌巷则是书卷气息最浓厚的一条巷子。这巷子里,基本都是琴棋书画这类底蕴相当深厚的铺面。

就是绣坊开在其中,也是靠上了女功这一项的。

苏昭宁觉得,这个绣坊,是个做私产的好选择。

她今日第一个目的完成得并不算十分顺畅,这第二件事若能顺利办成,倒是让苏昭宁更觉得心中欢快。

终究此事是更重要的。

到了文昌巷中,苏昭宁一眼就看到了那绣坊。

绣坊正在苏昭宁曾经与她大哥哥苏瑾瑜去过的文昌阁旁边。

看到文昌阁,苏昭宁就忍不住想起家中那对格外别致可爱的板栗镇纸来。

除了板栗镇纸,还有一套绣线。

苏昭宁想起苏瑾瑜那日带绣线给她的话,倒对这绣坊先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