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屯田(2 / 4)

,只是些草寇流贼耳,如此算丰功,嘉却是羞愧难当了。”

宋时江朝两人摇头笑道:“你二人啊,真真谦虚。这可是十七八万人马啊,若无筹划,我军损耗必重,某心怎安?”

笑毕,宋时江正色说道:“众位将军,如今无盐已下,却有两事摆于前,亟需我等完成。”

“其一,收编。如今我军俘虏黄巾青壮五万有余,黄巾老弱妇孺十万不止,如何收编这十几万军民真真是件大事耳。我等总得好生安置了才是。诸君可有策略?”宋时江朝下首询问。

众将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刀关胜出列唤道:“主公,黄巾降卒收编一事我等将官但听主公调拨便是。只是其余人马安置倒是个麻烦,却是烦请主公与军师筹划了。”

宋时江点点头,说道:“某昨夜思量,如今东平遭黄巾席卷,王族已薨,世家皆没,百姓流徙,千里田亩荒废败坏。而我等手中又有如此众多黄巾士卒与家眷,其本尽皆百姓耳。遂某欲实行‘屯田’。”

“屯田?”众人都问了起来。

“对,屯田。”宋时江肯定的说道。

屯田一词古来有之,秦汉时期就有此制度,即国家强制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征收一定数额田租。西汉前元十一年,汉文帝以罪人、奴婢和招募的农民戍边屯田,汉武帝调发大批戍卒屯田西域。但当时屯田主要集中于西、北部边陲,主要方式为军屯,且规模不大。当然真正发扬光大的是曹操,建安元年(196年),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都附近进行屯田。屯田的土地是无主和荒芜的土地。劳动力、耕牛、农具是镇压黄巾起义中掳获的,有一部分劳动力号称为招募其实是被迫而来的。据说当年屯田收获谷物百万斛,缓解了社会矛盾。“于是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并群贼,克平天下”。不过,后来的这些郭嘉荀攸们就不知晓了,而宋时江吴用们知晓了也不可能说。

郭嘉抚掌大叹:“主公,端的是好思量。如此既可安置黄巾,又可恢复荒芜,更可收成粮草。此思虑大善,大善。”

吴用也是恍然大悟,其实也是知晓曹操这段历史了,可是他怎么没想到呢。

于是众人都大叫起来:“主公英明。”

宋时江问道:“那屯田一事,何人主持为好?”

在场的三个军师相互望了望,最后目光尽凝于荀攸身上。荀攸微微一笑,一抖宽大儒裳,出列作揖道:“主公,攸才略不若奉孝,尽心不足加亮,然既许主公以驱驰,攸愿做得此事。”

宋时江大喜,站立起身,紧紧抓住荀攸儒裳叫道:“公达,你也是谦虚了。哈哈,内政一事,何人能及公达。如此,屯田一事就拜托公达了。”

“某命令:迁荀攸为国相长史兼典农中郎将,秩俸六百石。主持东平屯田事宜。”

荀攸躬身下拜,振声说道:“谢主公,攸必尽心竭力耳,以报主公。”

宋时江大笑:“荀攸做事,某放心。”

吴用轻摇羽扇,两眼不无羡慕意,拱手贺道:“恭喜荀公,贺喜荀公呀。当初荀公弃了六百石黄门侍郎一职,今日复归矣。”

荀攸笑笑,抚摸颔下三缕长须,朗声叫道:“区区官职何足道也,攸唯欣喜能展某才华,救助万民,匡济天下耳。”

郭嘉听了,不由也是躬身作揖,赞道:“荀公,忠良死节,慷然高义,又皆算无遗策,运筹决胜,嘉不如也。”

“杀!”

两边人马尽弃了四面胡乱溃逃的黄巾士卒不顾,眼中只有对方,俱爆吼出铺天盖地的喊杀声,继而就如同两块铁板一般重重地冲撞于一处。

火星撞地球,霎时间,沙尘漫天,浓烟滚滚,遮天蔽日;嘶吼声、惨叫声、铁蹄声、金铁声、刀枪入体声声声入耳,杀声震天,哀嚎遍野。

战场东面的卢俊义军团、北面的赵云军团发现这边厮杀惨烈,急忙弃了收拢黄巾逃兵降卒,弃了步军将士,马不停蹄率着铁骑冲杀赶将过来。

不必赶了。

烟尘消散,杀声渐止。

随着夏日的一丝清风吹散最后几缕灰沙烟尘,南面的战场清晰地展现在所有人面前。这哪里是战场啊,分明是修罗地狱,无数的尸骸伏倒在地,残肢断臂、断枪碎刀、举目皆是,猩红的鲜血在地上汩汩流动汇成小溪,浓重的血腥味与屎尿汗臭味混杂交错,无数匹空鞍无主的战马在悲凄嘶鸣,还有一些重创未死的将士在哀嚎呻吟……

张辽浑身浴血,双手紧握水磨大铁戟高高举起,那戟尖上赫然挑着一个头颅,鲜血滴答,双目圆睁,死不瞑目,正是黄巾渠帅梁仲宁。

张辽戟挑头颅,睥睨而立,威风凛凛,傲然大叫:“蚍蜉何敢撼大树?贼寇何敢欺我护卫军?……护卫军无敌!”

“护卫军无敌!无敌!……”身后浑身血污的董平、武松以及数千铁骑俱是挥舞刀枪,高声齐吼起来,吼声震彻山野,响彻天地。

“无敌!无敌!……”冲杀赶将过来的东路北路军停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