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臣闻言,不由轰然一笑。
只见李靖率先开口道:“高句丽的防御重点在正西,此时我唐军主力突然从正北杀出,确实能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是啊,朕也不知道这个蕞尔小国,怎么就难住了隋朝两代帝王,或许那杨坚,杨广,还是少了点天命吧!”
李世民嘲讽似的附和了一句,又想起什么似的,话锋一转:“不过,朕离开长安之后,长安的政事可不能荒废!”
说着,他便扭头看向房玄龄,淡淡地道:“之前太子提议的战时内阁,朕仔细研究了一下,觉得可以试试,但此内阁,必须要有一位德高望重,能够服众的人主持,左仆射有什么合适的人推选吗?”
“这个.”
房玄龄迟疑了一下,分析道:“按照太子殿下的提议,内阁大臣都是无品无级的大臣,要符合这一条,就不能从朝中大臣中选任,只能从弘文馆,或者已经致仕的大臣中选任。但以目前的朝政策略,选择致仕的大臣有些不适合”
“那依左仆射的意思.只能在弘文馆选任?”
“也可以不在弘文馆选任,比如太子少师魏征,或者太子少傅萧瑀,都能胜任内阁主持.”
“嗯,那就让萧瑀负责主持内阁吧,魏征,你,李靖,还有高士廉,刘洎,褚遂良,于志宁等人,一同选入阁决策国事.”
“陛下!”
还没等李世民的话说完,一直沉默不语的长孙无忌,忽地开口打断了他,道:“臣觉得马周,岑文本,孙伏珈他们,也应该进入内阁”
“嗯?”
李世民眉头一皱,而后将目光落在长孙无忌身上,道:“他们不是东宫的人吗?”
“回陛下,正因为他们是东宫的人,陛下才应该选他们入阁,否则太子那边,恐怕不好交代.”
“朕何需跟他交代?”
李世民有些不悦地说道。
但话一出口,他就反应过来似的,一拍额头道:“哦对,朕怎么忘了,太子还要处理薛延陀之事,确实应该安排他的人入阁!”
说着,便再次转头看向房玄龄:“左仆射,就按辅机说的,让他们三人也入阁,再选一些翰林学士,弘文馆学士,一起参议机要!”
“是!”
房玄龄躬身应了一声。
下一刻,门外忽地传来一道禀报声:“启禀陛下,太子在殿外求见!”
“嗯?”
李世民微微一愣,旋即扭头看向几位大臣,只见他们一个个互相对视,面面相觑。
却听李世民沉声道:“可知是何事?”
“回陛下,具体事宜,臣并不清楚,只听太子殿下说,与薛延陀有关!”
“薛延陀?”
李世民再次看向几位大臣,却听侯君集若有所思地道:“臣之前接到禀报,薛延陀被我大唐拒绝亲事后,正在集结大军,想必太子也接到这个禀报!”
“嗯,那你们就按照朕说的,先下去准备吧,朕与太子谈谈,看看他的想法!”
“臣等遵旨!”
众臣异口同声,旋即站起来向他告退。
很快,李承乾就被李世民传召进了大殿。
“儿臣参见父皇!”
李承乾朝李世民恭敬行了一礼。
李世民笑着朝他抬手示意:“坐吧!”
“谢父皇!”
李承乾也没有客气,直接就面对李世民坐了下去。
李世民先是不动声色的打量了他一眼,才悠悠地开口道:“朕听说,你母后下懿旨传召了你?”
“是啊!儿臣刚从母后那里出来,就来求见父皇了!”
“哦?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也没什么事,就是母后担心父皇亲征高句丽,想让儿臣劝谏父皇,不要深陷险境!”
李承乾随口说了一句,然后又看向李世民身侧的军事地图,道:“父皇已经制定好了征伐高句丽的策略了?”
“嗯,刚跟李靖将军他们商议了一些细节!”
李世民点头说了一句,又继续追问道:“你说你母后下懿旨召你进宫,事为了让你劝阻朕?”
“何止召儿臣进宫,连皇爷爷都请了过去!”
李世民闻言,脸色一沉,旋即一个冷眼扫向无舌。
只见无舌噗通一声就跪了下去,连忙道:“陛下恕罪,奴婢刚得到消息的时候,陛下正在研究征伐高句丽的策略,奴婢不敢贸然打扰陛下的思绪,就想着等会儿再告诉陛下,可是直到现在,都没有机会.”
“哼!”
李世民冷哼着打断了无舌,旋即沉沉地说道:“以后再敢擅作主张,你就不要留在朕身边了,自己去领罚吧!”
“诺!”
无舌恭敬地应了一声,便脸色苍白的躬身出了大殿。
等大殿内只剩下父子俩人,才听李世民平静地说道:“你母后应该不光是为了让你们劝阻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