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李世民:朕的心好累!谁懂啊!【求(2 / 4)

却听李世民率先开口道:“房卿来得正好,云端已经查清了谣言的源头,是一些游商在传谣,朕让他协助大理寺去通缉这些游商了!”

“陛下,臣也是为此事而来,那些游商不足为虑,现在他们已经动手了!”房玄龄接口道。

“什么意思?”

李世民眉头一皱。

房玄龄看了眼云端,又看了眼李世民,面色肃然地道:“臣刚刚接到消息,太子与太上皇昨晚在好畤县遇刺了,死伤百余人,都是一些身分不明的死士和杀手!”

李世民吃了一惊,不由满脸怒容地道:“他们竟猖狂到了如此地步!?”

“唉,起初臣还在怀疑此事,现在看来,臣还是低估了他们的胆量啊!”

“哈哈哈!”

李世民听到房玄龄的叹息声,怒极反笑;“好大的胆子!真是一群不知死活的东西!”

“云端!给朕查!凡是与谣言有关的人,都给朕严惩不贷!”

“遵命!”

云端恭敬领命,直接转身便离开了甘露殿。

这时,又听房玄龄语气担忧的道:“陛下,此番召太子与太上皇回来,会不会有危险啊!”

“哼!”

李世民冷哼一声,十分不屑地道:“都是一群在暗地里作祟的跳梁小丑,朕还怕了他们不成?!”

“只要他们敢露头,朕就绝不会放过他们!”

说完,又扭头朝房玄龄道:“太子与太上皇如何了?”

“据传信之人禀报,太子与太上皇目前已经踏上了回长安的路,应该申时左右便会抵达长安!”房玄龄答道。

“不是,他们不是刚刚才遇刺了吗?”

李世民有些疑惑地道:“怎么不调查完此事,再返回长安?”

房玄龄想了想,若有所思的道:“应该是陛下旨意的缘故,您不是让太子按时返回长安吗?”

“可是,以太子的性格,你觉得他会放过那些刺客?”

“这”

房玄龄也有些疑惑了。

就在这时,门外再次传来一道禀报声:“陛下,尚书右丞魏征求见!”

李世民眉头一皱,而后扭头看向房玄龄,见他微微摇头,便知道魏征求见与他无关,于是摆手道:“让尚书右丞进来!”

“诺!”

门外应诺一声。

很快,魏征就在宫侍的引领下,进了殿门。

却听李世民率先开口道;“尚书右丞求见朕,所为何事?”

“启禀陛下,臣刚刚接到魏州,峡州等地传来灾情急报,连续数月大旱,田地已颗粒无收,不少百姓纷纷涌入附近的州县乞食,有父子相卖,饿死者接道之象!”

“另外,关中多地有蝗虫繁多之象,恐不足月余便会出现蝗灾!”

“什么!?”

李世民听到魏征的禀报,吃惊得张大了嘴巴。

一旁的房玄龄也听得头皮发麻。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当初李世民将灾情救急粮送给突利的时候,他就在担心,大唐会不会有新的天灾。

如今才过去三个月,新的天灾就来了。

而且还是蝗灾!

这旱灾加蝗灾,不是要了老命吗?!

“陛下,陛下!”

眼见李世民颓然的坐在了地上,房玄龄与魏征连忙上前搀扶。

然而,李世民则有气无力的朝他们摆了摆手,道:“此事你们先看着处理吧,朕累了,想休息一会儿!”

“这”

房玄龄闻言,不由扭头看向魏征,希望魏征嘴下留情。

但魏征并没有喷李世民的心思,直接就告辞离开了。

因为当初送突利粮食的时候,他是第一个表示赞成的。

只不过,就连他也没想到,大唐会有如此多的磨难。

灾情一个接着一个,简直跟遭了天谴似的。

而另一边。

崔府密室内。

五姓七望的官吏,再次汇聚一堂。

刚刚接到刺杀失败的消息,李家官吏就第一时间去了崔府。

如今,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凝重和恐惧。

隔了半晌,才听郑家官吏抱怨似的道:“我就说不要贸然行动嘛!你们不听,现在好了,打草惊蛇了!咱们以后的日子更难了!”

此言一出,其余家族的官吏,脸色更加难看了。

特别是之前跳得最欢的李家官吏,现在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然而,也不是所有家族的官吏都觉得李家官吏做错了,比如王家官吏,他就站出来力挺了李家官吏。

却听他沉声道:“郑大人,事已至此,你说这话就没意思了,当初李大人提议行刺,你也没有太反对啊,而且,你郑家也出了钱的!”

“是啊,我郑家是出了钱,但还不是被你们裹挟的?我没反对吗?我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