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父皇他,会相信我谋反嘛?【求订阅(2 / 4)

“有!”

裴宣连忙道:“据我所知,继上次雪灾之后,大唐各地又发生了旱灾,如果旱灾不能缓解,今年恐怕颗粒无收!”

“这么说,又要闹一次粮食荒了?”

“嗯,很有可能!”

裴宣点了点头,而后又笑着朝李承乾拱手:“多亏太子殿下有先见之明,我江陵的粮食储备,空前高涨,相信在粮食荒的时候,又能大赚一笔!”

“糊涂!”

李承乾面色一沉,冷声呵斥道:“我们是官府,是朝廷,岂能发国难财?!你想不想活了?”

“啊?!”

裴宣吓了一跳,连忙扑通一声跪在了李承乾的脚下,磕头碰脑道;“太子殿下恕罪!臣一时糊涂!说了不该说的话!臣罪该万死!请太子殿下饶了臣一命,臣.”

“够了!”

李承乾不耐烦地打断了裴宣说的话,然后伸出一只脚,踩在裴宣的手掌上,用力的扭了扭,平静而威严地道:“今日就给你一点小小的教训,再有下次,孤不会再饶恕你,明白吗?”

“明,明白.”

裴宣疼得龇牙咧嘴,额头上冷汗直冒,连连磕头碰脑。

他怎么也没想到,李承乾小小年纪,就如此喜怒无常,颇有种伴君如伴虎的感觉。

这也太可怕了。

却听李承乾又冷冷道:“孤不管你以前是什么德行,现在给孤听好了,你是孤的臣子,也是大唐的官吏,你做任何事之前,都要想清楚,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是是是,臣谨遵太子殿下教令!”

“滚吧!”

很快,裴宣就心有余悸的滚下了马车。

而李承乾则斜靠在马车的软垫上,仔细回想裴宣从长安带回来的各种信息。

李二陛下在江陵安排眼线的事,根本瞒不住他。

他甚至都知道,哪些人是李二陛下的眼线。

只不过,他不知道的是,谁密奏他意欲谋反的。

更关键的是,李二陛下会不会相信他,意欲谋反这件事。

如果李二陛下相信,接下来会怎么对付自己呢?

而自己,又该如何应对呢?

“唉!”

想到这里,李承乾忍不住叹息一声,道:“时间还是不够啊!”

“如果再给我几年的时间,不说取而代之,至少能与他分庭抗衡!可是如今,这该怎么办呢?”

“太子殿下!”

就在李承乾自言自语的当口,前面驾驭马车的来福,冷不防的叫了他一声。

“何事?”

李承乾皱眉问道。

却听来福又道:“前面有人拦住了我们的马车!”

“何人如此大胆?”

李承乾吓了一跳,不由得追问道:“是刺客吗?!”

“呃,看起来好像不是刺客,要不您自己出来看看?”

“什么话这是!”

李承乾没好气地踹了脚来福,但转念一想,既然来福说不像刺客,那应该没什么危险,于是小心翼翼地掀开马车窗帘,然后露出半个头,朝马车外看去。

“咦?怎么是你?”

李承乾看到拦路之人,不禁微微一诧。

另一边。

大唐北部边境,朔方城外二十里,唐军大营。

长孙无忌这辈子,从来没有感觉如此爽快过。

以前他都是跟在李世民身边,南征北战,出谋划策,任劳任怨,直到帮李世民坐上皇位,他都是个没有实权的臣子。

可是如今,他却是执掌大军,平定梁师都的关内道行军大总管。

这是真正的,自己做主办的事。

比起当初平定罗艺叛乱那会儿,还要威风八面。

毕竟平定罗艺叛乱那会儿的情况,和现在大不一样。

正所谓,人最在乎的不是已经得到的,而是已经失去的。

从长孙无忌为李世民失去朝中的官职的时候,他就明白,只有握在自己手中的东西才是自己的。

所以,他现在有多威风八面,就有多感谢李承乾。

若不是李承乾,他不可能这么快东山再起。

虽然李承乾也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但对已经失去过一切的长孙无忌来说,是非对错,他已无心再管。

反正他与李承乾也绑定在一起了。

“报!”

就在长孙无忌坐在军帐里,闭目养神得时候,门外忽地传来一道禀报声。

“何事?”

长孙无忌缓缓睁开眼睛,不怒自威地问道。

却听禀报之人小心翼翼地道:“禀大将军,梁师都那边派人来和谈,刘长史请您定夺!”

“人呢?”

“在外面!”

“带他进来!叫薛万彻过来见我!”

“是!”

很快,几名士兵就带着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