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番外之三 展昭笔记:过渡篇 上(2 / 4)

子,竟自己跑去——

凡事需量力而为,不可行逞强之事,展某已告诫过他多少回了,他如今复又逞什么能?!

于豪州时如此,于陷空岛地道之中如此,如今竟又如此乱来!

若其所追踪之人,真乃我等欲寻之凶徒,凭他一人之力又如何能应付?为何不先回来与我等商量!

喝上张龙赵虎急赶出门,沿著记号寻至封丘门外,闻巷里声响,急赴而至,正见窗内大刀将落,当下未及思考,随即已催上十成内力,将手中之剑掷出——

刀剑相碰之际,回头见他仍一副愣头愣脑模样,对自己身处危境一事仍彷若无觉无谓!

心中怒火更胜,事后难以按捺,忍不住将他训斥一番,他竟敢有理回道有鬼相陪不算只身犯险,还将全部过错,尽推往那女鬼身上,曰自己乃身不由己!

望着眼前一张满道「我无奈我无错总之我委屈」的面容,展某一时真乃气结无语!

……此虞春脑内究竟装的是何物事,展某当下真恨不得敲开一观!

平日那般精明而懂得避事的一个人,为何紧要关头却反而将自己安危轻拿轻放,全然不知重视?

「……展某并非是在责怪你,只是担心你。」

眼见他眼中委屈益盛,我嗟叹一气,抑下火气,尝试好言相劝:「望你日后若要行何动作以前,应要多顾及自己的安危,莫要总是胡来。」

他道:「我哪有总是胡来……」

——还敢回嘴!

我忍不住瞪他。

「我明白了啦……」他巍巍峨峨低下头,勉强给出一句承诺:「我下次一定会谨慎一些的……」

……只愿他往后真能记住自己曾说过的这句话吧。

我叹道:「……最好莫再有下次便好罢。」

乌盆并蕃商一案侦破后,犯人伏法,本案凶刀等证物,却在事后一场火中遭窃。

档案室之火,包大人认定纵火者之目标在蕃商案两名杀手之遗物,断言此案背后恐有牵扯,内情不单纯,吩咐我等平日多加留心,尤其留意是否再见那凶刀吊饰上一枚双圈刻成的梅花图腾……无奈此事其后却似石沉了大海,再无波澜,遍寻不着残迹。

只能暂先按下,以待往后契机了。

(十一

虞春出入外城风月之所,且衣衫褴褛从内奔走而出的消息,令书房内的众人半晌寂静无声。

包大人神色复杂,抚胡欲语还休,最终仅系重重叹了一气。

王朝和马汉并未多言,可不难看出面色有些奇异,赵虎早已似撼得神游天外,心思已不知飞往何处去。

惟张龙率先开口,若恍然大悟道:「我说嘛,之前还调侃他怎地都没见他再去过烟花场所了,敢情不是没去,只是换了个地方去啊?年前还信誓旦旦地说他没这癖好,这不就打脸了么!」

赵虎打了个哆嗦,缩于角落喃喃自语。细听下是:「啊……这小春不会在那时候就瞅上我了吧?不!我没那方面的喜好啊!完了,往后难不成还得一直躲著他不成?!咋办?咋办?!这开封府里就这样大……咋都躲不了啊——」

公孙先生人在赵虎的旁边,理应将他所言听得清晰,却是波澜不惊地瞥去一眼,随即慢悠悠地问我:「展护卫……平日要属你与小春最为交好,此事你有何看法?」

众人目光顿集,使我一时倍有压力,不知如何作答。

套句虞春常言之话:此事太玄幻。平日未觉他有此类嗜好,怎会闹出如此种□□,还弄得人赃俱获,众所尽知?

我苦于思索,搜肠刮肚,也只能挤道:「这……其实……纵他出入这般场所,也并不表示他便……其中或有曲折,不然他其后,又何必奔逃而出?兴许……我们可再打探看看?」

公孙先生锲而不舍:「若打探出来,其中却无甚曲折呢?」

「若其中无甚曲折……」我一时辞穷,内心五味杂陈:「那……便趁他尚未泥足深陷,我等……再劝劝他看便是。」

公孙先生续而追问:「若他不听劝,真好此道,又当如何呢?」

我:「……」

不知是否乃展某的错觉,展某似乎从公孙先生询问的眼中,看出某种……奇特的兴味?

不明白先生为何要对我咄咄相逼,我想了想,只好略有艰难地道:「若他真好此道而无回头……那也只能任由他了。兄弟一场,展某不至以此而歧视于他。可经常出入风月场所终归不妥,我自会尽量劝他,让他莫可沉迷其中……」

眼见公孙先生还欲发问,我却有些招架不住,望向包大人求助,包大人心善,抚了抚胡便开口替我解围,曰此时定论尚言之过早,还是待一切查清处后,再做讨论吧。

结果那阵子府内清闲,众人很快便将虞春出入城南风月之地的缘由打探清楚:

原来那日虞春乃与王勤结伴同去,听闻入内后行止颇为无措,倒似是初次出入此类场所。尔后王勤将他一人留下,他却被屋中的小倌挑逗得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