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大戏即将上演(1 / 2)

任嚣站在大殿中央,手里还端着酒樽,整个人却有点发懵,感觉脑子跟不上趟了。

他心里开始犯嘀咕,今天这宴席,不是专门给我接风洗尘的吗?

怎么说着说着,就变得跟正式朝会一样,开始讨论起军国大事了?

不过转念一想,皇帝陛下亲自在场,自己又是刚从边关回来的重要将领,借着这个机会商议些重要国策,好像也确实说得过去。

只是这节奏变得太快,让他这个习惯了军营直来直去作风的汉子有点适应不良。

那位陈平陈校长,以前在军中是闻所未闻,但看今天这架势,能在朝堂上掀起这么大风浪,让皇帝力排众议采纳他的策略,绝对是陛下跟前一等一的红人!

而且,皇帝最后明确说了,五天后就让他和章邯一起回岭南,这说明什么?

说明皇帝依然信任他,兵权还会稳稳当当地交在他手里!

这块一直压在心口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想到这里,任嚣心里轻松了不少,甚至开始盘算起来。

这几天留在咸阳,一定得抽空去拜访一下朝中这些新晋的重臣,比如那位陈校长,还有左丞相张良、太尉韩信……

自己常年在外面带兵,朝中没人可不行,万一不小心得罪了谁,或者被人背后使绊子下眼药,那他在前方打仗也不会安稳。

鬼使神差地,也许是出于感激,也许是出于表态,任嚣率先回过神来,对着龙椅上的赵凌躬身行礼,高声喊道:“陛下圣明!”

他这一带头,顿时提醒了还在消化刚才一系列信息的众臣。

不管心里怎么想,场面上的功夫必须做足。

刹那间,整个大殿再次响起一片整齐的附和声。

“陛下圣明!”

“臣等遵旨!”

丝竹之声再次响起,舞女重新翩跹起舞,刚才那剑拔弩张,激烈争论的气氛仿佛瞬间消散,宴席又恢复了一片看似歌舞升平的祥和景象。

就在众人刚刚放松下来,准备继续享受美酒佳肴时,赵凌却再次抬手,轻轻向下虚压了一下。

乐声戛然而止,舞女们也迅速躬身退下。

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皇帝身上,心里都在猜测,陛下又有什么惊人的旨意?

赵凌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声音变得异常肃穆而缥缈:“诸位爱卿,今日之议,皆为凡俗政事。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通天,亦为根本。”

他略微停顿,让这句话充分沉淀,这才继续说道:“三日之后,朕将于始皇庙举行盛大祭典,焚香祷告,沟通天地,恭请天帝临尘,泽被苍生,护佑我大秦!”

他的语气也随之变得严厉起来:“自今晚宴会之后,所有朝臣,需日日斋戒沐浴,净身净心!每日清晨,必须前往始皇庙焚香叩拜,以示虔诚!若有懈怠不恭者……休怪天威震怒!”

“轰——”

这话就像一道惊雷,猛地炸响在每一位大臣的头顶!

整个大殿瞬间陷入了一种极致的寂静,落针可闻!

众人的脸上神情各异,有震惊的,也有满是敬畏的!

请天帝临尘?!

始皇帝陛下已经龙驭上宾,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虽然《大秦日报》上,邹玄亲自撰文,言之凿凿地说始皇帝陛下功盖三皇五帝,已飞升天界,成为新任天帝,正在组建天庭……

大多数百姓和官员出于对鬼神的敬畏和对始皇帝的崇拜,也都选择了相信,就算不信,也没有人敢公开质疑。

但是!

相信归相信,谁又真的见过鬼神?

见过天帝?

这突然说要请下来……

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以淳于越为首的儒家官员们,此刻脸上的表情最为精彩和复杂。

他们的学说老祖宗孔子说过:“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不谈论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的事情。

儒家主张对鬼神要敬而远之,君子应该坚守的是人间的正道和仁义。

他们认为,如果人自己不能保持正念,反而去一味追求、崇拜鬼神,那就容易被鬼神所控制,迷失心智。

这和道家强调的守中是一个道理。

儒家更注重中庸之道,以人伦纲常为修行准则。

但他们也是相信这世上有鬼神的存在,只是不主张去主动追求、亲近和狂热崇拜,认为那样会损害“正道”。

此刻听到皇帝要请天帝临尘,他们内心是极度矛盾和难以置信的。

最可怕的是,始皇帝之前对儒家的印象可不好啊!

好不容易换了皇帝,武帝如今已经开始重用儒家,如果天帝临尘却要下旨不可重用儒家,那该怎么办?

相信鬼神存在的不仅仅是儒家,阴阳家,道家、墨家等学派也都信。

所以赵凌这话,几乎是无差别地冲击了在场绝大多数人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