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芙蓉一二事(1 / 2)

第584章芙蓉一二事

青婉背着小手,小声道:“我觉得吧,等他登上那个位置再施行新法仁政,比指望云逍道长还难……”

如今蜀帝正是壮年,还沉迷于修道长生,就二皇子那平平的根基,怕是熬不过自家老子的。

陆正想了想,说道:“未来之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或许哪天蜀帝突然想开了,把帝位传了下去,自己彻底修道去了,那也是说不定的。

不管怎么样,王明离作为蜀国皇子,还时常参与朝政,这样的一个人物愿意了解那些新法,那芙蓉城便是种下了一颗新的种子。

“也对……”青婉转而低声道,“法家的本事,你学会了”

青婉明白陆正没打算久留芙蓉城,显然不需要再寻什么法家真法,肯定已经学得其中精髓。

陆正不禁道:“学了个大概。法家之学不成大道,还得慢慢探索。”

因为法家真学不成大道,所以陆正学习起来不难,而又因为其学非大道,陆正还要自己去努力探索,又不是那么容易。

青婉眼睛眨了眨,她早前就看出来陆正不是简单了解一下法家之学,而是真想将法家之道开辟出来。

青婉道:“什么时候教教我”

陆正说道:“这条路不完整,还很危险的。”

青婉笑眯眯道:“我相信你!而且正因为如此,你才更需要帮手!我和青依都能帮忙的,是吧,小青依!”

走在一旁四处张望的青依重重点了点头。

青依已经不再是最初那个灵智初开的懵懂小旱魃,一路上经历种种,又常常受到两人的教导,她明白陆正他们在追求着什么,自己也是可以出一份力的。

芙蓉城宽广,不过城中大部分区域被皇家或达官贵人占据。

即便如此,也不是一时能走遍整座蜀国都城。

繁华的街道,人来人往。

不少人打扮华丽,连一些道人都珠光宝气,带着一身贵气。

一路游玩,陆正也见到了一些乞儿。

这些人多是土生土长的芙蓉城中人,因为种种原因成了无家可归、无依无靠之人。

好在芙蓉城足够的繁华,一些朱门贵人还是乐得赏下一些残羹冷炙,以彰显自己的仁善,所以这些乞人在城中通常不至于饿死,当然也仅此而已。

街巷边,一株芙蓉木之下。

一个半大的少年吃完乞讨来的饭食,抬手抹了抹嘴角边的油渍,脸上露出一丝满足。

转而少年拿出一根短木棍,在面前坚硬的石板上写画。

木棍划过的地方,隐约能看到一点木屑痕迹。

“吾日三省吾身……”

一道清朗的声音在少年的耳边响起。

少年惊闻抬头,便见到旁边来了三个人,皆是气质不凡。

说话者是一个英俊年轻人,正面带笑意地看着他。

少年连忙起身,退远了几步,又低头道:“小人见过这位大爷!”

陆正笑了笑,说道:“我修儒家文气,与你一样,可不是什么爷。”

少年心中一惊,忍不住偷偷抬眉,又看了看陆正,确实见得陆正与他往常见过的很多人不一样,有着一股特别的书生气质。

想及此,少年反而心中有些羞愧,耻于见人。

陆正微笑道:“你有文气,看来是读过书,应何至于在街边乞讨,你的亲人呢”

少年闻言回道:“父母已故,无亲。”

陆正道:“无亲当真”

一个少年的话,陆正还是能分得清真话假言。

少年抿了抿嘴,只是道:“我不把他们当亲人。”

陆正好奇道:“哦,是何缘故,能否详说。同为修儒之人,我或许能帮到你一二。”

少年闻言一愣,转而摇头,“这位……公子好意。人各有命,往事随风,没有什么好言说。”

年幼时,他的家境还算殷实,父亲还是一个读书人,但后来得罪了一位贵人,落得含冤入狱而死。

而年纪小的他,则被一位叔父领养。

但那位叔父却觊觎其继承下来的那点家产,对少年刻薄寡情。

那一副恨不得他早些死掉的眼神,少年每每回想起来,还尤为清晰。

少年忍受不了那样的日子,便是从叔父家中逃了出来,藏在城里做了一个乞儿。

芙蓉城足够大,他也不担心叔父会找到他。

他的那位叔父根本不会心思和钱财寻人,甚至巴不得他死在外面呢。

做了乞儿之后,因为他有教养,还有点机灵,去那些高门大户乞讨常有收获。

如此少年便在芙蓉城乞讨了好几年,日子清贫但也自在。

每天回想一下幼时父亲的教导,少年逐渐修出了一点儒道文气。

甚至有人家见他修有文气,想要收养他,但少年却不愿再寄人篱下。

宁为街边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