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难言之隐(1 / 2)

东北邪乎事 许狗儿 3696 字 21天前

冯六子找到赵老二,说黑龙江那边,遍地黄金,撒泡尿都能浇出来狗头金。

除了遍地黄金,还有老毛子娘们,赚了钱,要啥有啥。

赵老二一听,挺乐呵,因为这爷们好金发碧眼这口。

去,必须去。

冯六子四处搜罗人,拉起了一个二十多人的队伍北上。

咱讲话的,亲二大爷赚钱都不告诉你方法呢,有赚钱的机会,冯六子为啥要让给别人。

因为冯六子靠这个赚钱。

黑龙江那边,以前是苦难之地,宁古塔更是清朝的流放地。

但这地方有金矿,有林场,需要大量的人工。

前文说过,以清末的条件,啥好老爷们进了这两地方,也撑不过三年。

进了林场两三年之后,别说撒尿了,就是拉屎都分叉。

当然,那时候没丁字裤,拉屎分叉和穿丁字裤无关。

基于这种原因,金场和林场需要大量的人。

于是冯六子就干起了倒卖人头的买卖,也就是把人骗到黑龙江,卖给金场和林场。

电视剧《闯关东》中关于金场这一段演得很真实,那真是官府和土匪是一家人,专门抓向外跑的人。

运气好点的老爷们,白干几年,能回家,运气不好的人,祖坟都得留在那。

据说那时候金场和林场也给工钱,然后呢,里面都有酒馆,酒馆时不时请人来唱二人转。

清末的东北二人转,度数有点高,全是黄段子,更有甚者在台上演一些污秽之事。

这喝完酒去洗脚城,按摩小妹专按大腿根一样。

二人转给老爷们听得心里痒痒的,那就消费吧。

喝酒花不了多少钱,要是嫖,那玩意上瘾。

所以在金场、林场,又喝又嫖,干一年苦力,整不好还得欠钱。

当时的赵老二不知道有这回事呀,还寻思进了黑龙江买房置地,娶三个媳妇,生六个娃。

这不是低级趣味,近代史比较有名的康有为在大清亡了之后,跑他妈国外去了,娶了三个国家的六个媳妇,生了十五个娃。

赵老二有这个想法,也算是效仿先贤。

一路北上,进入黑龙江之后,赵老二发现不对劲,他妈的黑龙江要饭的,比奉天还多。

毕竟是地主家出来的,还读过书,有些见识,一寻思就是上当受骗了,要是真有冯六子说的那么好,大街上哪来的要饭的。

被骗了怎么办?

跑呗。

冯六子专业干这一行,不可能让人跑了。

赵老二刚跑出去没二百米,就被冯六子的人抓住了。

噼里啪啦好一顿打。

冯六子本来就想杀鸡儆猴,赵老二撞枪口上了,那真是下死手啊。

赵老二身体本来就弱,又挨了一顿打,东北冰天雪地,一下子就病了。

和会仰泳翻白肚的鱼在超市没人买一样,人家林场和金场也要活蹦乱跳的健硕爷们。

很显然,赵老二卖不出去了。

对于冯六子来说,病病殃殃的赵老二是个累赘,就把他扔路边等死。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路边,赵老二也不想死呀,他捡了个木棍子,强撑着身体往前走,寻找人家。

走了没多久,前面出现了人,仔细一看,赵老二懵逼了,这不是我爹赵老大嘛。

再一看,老妈咋也在路边呢,还领着大黑娘们。

赵老二知道自己出现幻觉了,要完犊子了,他俯身抓起一把雪,在脸上搓了搓。

本来寻思精神一下,没想到晕倒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路边有个老汉赶着毛驴过来了。

老汉姓许,叫老许头。

老许头家里是做豆腐的,早晨拉着冻豆腐去集上卖,卖完了赶着驴车往回走。

正好碰到倒在路边的赵老二。

老许头吁的一声,喊住了驴,下来扒拉两下赵老二。

此时的赵老二呼吸微弱,身上还有点热乎气。

老许头心好,寻思这人还能救活,生拉硬拽,把赵老二弄驴车上了,还给盖上了羊皮被。

回到家后,老许头点了把火,把家里的豆浆煮了一下。

给赵老二灌了两碗冒热气的豆浆后,是死是活,只看天命了。

赵老二也是命大,不到一个时辰,面色红润了,两个时辰,人醒了。

休养几日后,赵老二彻底活过来了,和老许头一对绺子,俩人都挺乐呵。

赵老二不知道去哪,老许头无儿无女没老伴,正好收了赵老二当干儿子,还把做豆腐的手艺传给了赵老二。

豆腐坊的活也多,差点没死的赵老二也变了性格,踏实肯干。

凌晨起来做豆腐,白天下地干农活。

没两年的光景,家里一下子富裕起来了。

咱讲话的东北地大,物又博,还有大白鹅,只要不懒,饿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