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正旦宴(2 / 3)

昨天今天两天,家里的仆人串开了放假,他们俩昨天没出去,今天领了赏正好去添些首饰。

雪生从前两天开始就说什么也不要赏钱了,便是收下,也是给阿砚。黄叶的孟晚给他留着,银两比寻常下人多了两倍,还送了一支精致小巧的金钗,槿姑当场就给黄叶簪到发髻上了。

晌午宋亭舟仍没回来,家里吃了一顿便饭,而后就要开始准备入宫的装扮。

宋亭舟任三品官后,按照他的政绩是可以给母亲和夫郎分别请封诰命的,但他们回京还不到半年,不足在任一年以上方可请封诰命的条件,因此常金花和孟晚的穿着不得有半点逾越。

两人身穿的衣物不得有镶边,也不可在其上织金,腰间只能系普通棉丝带,玉佩、络子等饰物都不可以佩戴。

手镯不能戴,单手可戴一枚素戒。头上不得戴珠翠庆云冠及花钗冠,只能插两根素银钗,而且连珠、翠、金饰也要禁用。

孟晚琢磨着,不戴更好,免得被人比来比去,更是麻烦。

金阙又说:“夫郎当仔细,朝中三品以上官员之内眷皆有诰命在身,夫郎和老夫人只是暂且还未请封,虽说有诸多限制,但仍不可穿的太过寒酸。”

戴不能多戴就算了,穿的不能差了,不然那些高官夫人不知会不会背地里说三道四。

他就算不提醒,孟晚往日穿得也是布料极好的衣裳,为表对皇室的敬畏,又重新做了两身厚棉锦衣,外罩的斗篷不可用紫貂、银狐等贵重皮料,孟晚便买了两张次等狐皮,做了一棕一白两件斗篷。

常金花早早已经被金阙打扮完毕了,靛蓝色的棉衣中规中矩,头上的银钗也说不出毛病来。

拎着自己衣裳,孟不慌不忙的去屏风后换衣,他穿的是一身墨绿色长袄,说实话这个颜色比常金花身穿的还要显老气,可有孟晚的脸撑着,反应衬得他面白如雪,五官浓艳。

“时辰差不多了吧?走吧。”孟晚套上外罩的白狐皮斗篷,搀着常金花的胳膊出门。

“娘又没七老八十,不用你扶。”

“这您就不知道了吧,人家出门在外都是儿媳妇扶着婆母,一会儿你就看见了。”

今夜家里的大人都不在家,楚辞留在家照顾两个弟弟,雪生也在西院守着寸步不离。

蚩羽驾着马车,金阙和阿寻在车上等候。孟晚扶着常金花从马车上下来,自东华门排查后由宫侍领着入宫。

身前身后都是命妇,还都是有诰命在身的,夹在其中的常金花和孟晚尤其打眼。

常金花看着高耸的宫墙和四周庄严肃穆的氛围,腿肚子有些发软。孟晚跟在她身后排队,小声嘀咕道:“娘你不用紧张,还有比你更害怕的。”

“真的?”常金花内心存疑,又不敢扭头去看,只眺望到她前面的人一个比一个有架势。

孟晚压着声音,确保后面的人只能听个声儿但听不真切,“保真,咱们后面有一个都快喘不上来气儿了。”

宋亭舟是三品官里职位最重要的,常金花和孟晚便排在二品诰命的后面,身后都是三品朝官的夫人夫郎或老娘。确实有位上了年岁的老妇,气喘如牛却声音浑厚,可见不是虚的,而是吓得。

随行的宫侍耳朵比寻常人灵敏,听着这婆媳二人的话不免引人发笑。三品第一排,那就是近来风头正盛的宋大人家眷了?

其夫郎长得倒是标致,说话也有趣。

女官在前拦住众人,手中捧着名册逐一核对诰命文书,常金花和孟晚没有诰命文书,但后宫的娘娘提前打过招呼,因此也没有太大问题。

身份核实过后,由核对的女官和其他宫侍带领众人穿过长长的宫道,行至后宫范围之内。

孟晚动作隐蔽的打量了两眼四周环境,晦暗的天色,高大的红色宫墙。脚步仿佛丈量、低垂着头提灯笼走路的宫侍们。

宫墙内外不见积雪,青石板上却还有刚凝结的薄霜,人踩上去发出咯吱轻响,除此之外再无杂声,干净到毫无人气。

“坤宁宫到了,诸位淑人、夫人、一品夫人,可入宫参见皇后娘娘和后宫各位娘娘们。”女官拦在最前面,脸上不见半分多余的表情,嘴角抿成一条紧绷的直线,声音平稳有力,让在场所有官员女眷都能听个一清二楚。

孟晚明显能感觉到,听完女官的话,他身后某位老夫人吸气的声音更大了,都担心她会不会晕厥过去。

里头太监挨个唱名,“宣一品夫人,户部尚书之妻朱氏进殿!”

孟晚在后面低头想,原来户部尚书的夫人姓朱啊?两家离得近,一会儿没人搭理可以找她说说话。

朱夫人性格直爽,让常金花和她交谈一二,免得太过紧张。

“宣顺天府尹之母常氏,其妻孟氏进殿!”

唱到他们的名字了,孟晚用手指戳了一下常金花后腰,她忙着躬身跟着宫侍往里走。

两人入了坤宁宫的大殿内后,先整理服饰以示恭敬,然后一板一眼的行了跪拜大礼,直到上首主位传来一道不疾不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