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乔兴源(2 / 3)

做为县衙里的下官,他只是秀才出身,可知县却是正正经经的进士。不说对方是朝廷指派,官大他一届,便说对方知县只是起点,而他的县丞就是此生尽头了。

宋亭舟坐在椅子上,目光淡漠的望着他,“事到如今,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是不认罪吗?”

还没等童平说话,衙门外又传来喊冤声。

“大人!求大人为草民伸冤啊!”

宋亭舟面上毫无波澜,淡淡的吩咐道:“是何人喊冤,将人带进来。”

张巡检就守在门外,见状立即领人进来。

来者自然就是另一苦主,他被童牙子打得凄惨无比,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告的也同样还是童家人。

有了一个就有两个,突然就又跑出来三人,无一例外全是状告童家人。

此举何止震惊,简直是奇迹。

地主乡绅本就高普通百姓一头,哪怕是黄家也不敢说自家就没犯过什么错处,可大家之所以有恃无恐,就是因为知道这些错处不足以灭顶,家族庞大,只要不是诛九族的过错,这些小事就不会伤筋动骨。

这也是所有地方官都拿当地乡绅没办法的主要原因,一次拿捏不住,就落了下场,他们知道你不过如此,便不会重视你。

百姓们也不是傻的,地方官待了几年就走了,而他们还要留在在老家仰仗地主鼻息过活,谁会憨巴啷当的得罪乡绅呢?

但眼下竟然就有了几个蠢佬,还不止一个!

宋亭舟一股脑将所有案子都接了,更没半点拖拉,直接命黄巡检率领众捕快将被告全都带回,一一问罪。

童平被判滥用职权鱼肉百姓,杖责五十,罚银二十贯。他直到被拉上春凳还在叫嚣,说宋亭舟只能打打他板子,他是朝廷任命官员,就是知府来了也无权免他职位。

这话虽然恼人,却也是实话,童平若一天在任上,童家多了个仪仗,便不是那么容易倒得。

黄巡检忧心忡忡的看向宋亭舟,“大人,他说的不无道理,剩下的这几个童家人,真的要全部收押吗?”

他如今终于看出来宋亭舟是真心想要整顿赫山官场了,可盲目对上地方乡绅,在他看来,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黄巡检自身便是岭南大家族里的人,这里的人既受族人庇护,又能庇护族人,两者相辅相成,拧成一股绳后团结的可怕,远非抓起来几个就能击溃的。

宋亭舟如此行事,只会更激怒对方,惹来这些土皇帝疯狂的报复。

他却不知道,宋亭舟图谋的,远比他想的更深远宏大。

“该判的刑罚,本官已都庭判妥当,你只需按令行事,其余事情,本官自有定夺。”

宋亭舟还有一大摊子的事情要忙,没空对手下详细解释。

“还有,你知不知道主簿乔兴源的消息。”他问向黄巡检。

黄巡检今日又颠覆了对宋亭舟的看法,觉得对方煞气颇重,见他问起乔主簿,怕他迁怒,忙解释道:“大人息怒,不是乔主簿不愿意回衙门办事,实在是一年前上一任县令走后童平独揽县衙大权,乔主簿人品耿直,两人之间多有摩擦,童平便依靠家世威胁乔主簿妻女,对方这才不得不离开。”

宋亭舟早就对主簿厅的东西焦头烂额,好不容易整治了童平和一批衙役,干活的人又少了一批。“我不管他是因为什么原因一直告假,如今县衙缺人手,他若是不想干了干脆递上辞呈,我也好尽快招揽两个秀才做事。”

黄巡检心下一凛,迅速领命,“是大人,属下这就派人去乔主簿家中找他。”

第二天黄巡检派出的捕快还没出城,就碰到背着包袱回城的乔主簿。

捕快大喜,“乔主簿你终于回来了,知县大人正派我去村子寻你呢!”

乔主簿四十余岁,皮肤黝黑身形干瘦,不像是文人,倒像是工匠。

他听了捕快的话面色复杂,又带着几分欣慰,“昨天县衙的案子我都听说了,咱们这位新上任的宋大人倒是个不同以往的。”可能此人真能为赫山的百姓做些实事。

“何止是不同以往啊!”衙役一肚子的话藏在心中,想对乔主簿吐露两分,又怕对方耿直传到宋亭舟耳里不满,两三下再卸了他的差服赶回家种地去。

乔兴源不知衙役所想,只是怀着宋亭舟是个有抱负的年轻官员,是真正来做实事的,若是如此,便是拼着得罪了童家的风险,他也不能再龟缩下去了。

等见了宋亭舟,对方果然年轻。乔兴源刚张口欲要说上几句肺腑之言,宋亭舟对给了他几张名单,“上面是我要查阅的籍册,你迅速整理出来送到二堂。”

拐杖还是不能离手,将事情吩咐完,宋亭舟拄着拐匆匆离开,只留下一脸茫然的乔主簿。

对方站在前院,眼中所见所有人只要被宋亭舟看见,就会被吩咐诸多事务,众人皆来去匆匆,整个县衙严肃又井然有序的忙碌着。

童家人被收押了好几个,其中还有童家唯一的官身童平,家主不急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