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2章 业务确权(1 / 2)

第1692章 业务确权

资本失败以后,腾出了巨大的福利空间。

“国际高端市场本来防火墙还挺严谨的,对西方各种放宽条件。”

“但对东方却和防贼一样,之前好多企业本来有机会的。”

“可惜中道崩殂,分明各方面指标都很完美,却还是进不去。”

“甚至最终在西方市场折戟沉沙了,这样的状况属实令人觉得压抑。”

很多人现在懂得,应当选择老老实实些,跟着有前途的单位混。

显然天光在这大浪淘沙般屹立不倒,用一次次战绩证明了自身的价值。顺理成章成为了大多数人心中的标杆,避风港!

面对铺天盖地的交友请求,天光只能临时组织部门应对。

可就算这样,也无法平息需求。

很多人在一番工作后,险些崩溃。

纷纷去找徐浩吐槽,期待能改善工作环境。

“教授啊,我们不是慈善机构,该拒绝得拒绝啊。”

“如果再继续这样下去,谁能受得了?”

“好多同事现在都是带病上岗,其实大家真的算可以了!”

徐浩又怎么能不知晓,现在天光的压力?

但他看起来还是蛮轻松的,并有一种淡淡的神性感存在着。

真就将榜样的力量给发挥到了新的水平高度。

很多人本来都打算要放弃了,但这一刻又重新振作。

似乎忽然察觉到奋斗的意义和乐趣,以及这背后体现的终极价值。

“天光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杀入西方发达市场,并落地生根的单位。”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认怂,的确有一万个合理理由。”

“但为了这些许的懒惰,却要葬送掉大好的未来。”

“甚至间接导致国家未来遭遇打击,各位真的能心安理得吗?”

来提意见顺势抱怨的高层员工,纷纷自惭形秽。

“教授您别说了!”“这话真的在理!”

“目前的情况非常复杂,天光在国际社会并不顺利。”

“但凭我们如此的雄厚实力还是能承担,很难想象,如果我们关键时刻放弃。”

“将虚弱的后方暴露在虎狼习性的资本面前,那将会是怎样的末日场面!”

很多人在这一刻,显得特别有责任心。

徐浩的话很少说第二遍,做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也很少重复强调同一个概念。

事实上,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初始阶段的认证极为重要。

如果该员工是个优秀员工,则后续的工作会很容易展开。

并且在相关的建设上,也很容易发展成为更优秀的员工。相反那些个在初期马马虎虎,却意图在日后的工作后,通过改造达到目的。

这种情况的成功概率,真的屈指可数。

纵然成功,过程也必充满荆棘挑战,甚至磕碰的头破血流!

徐浩在选人、用人上从来是很有眼光的,所以在天光的发展过程中。

尽管在各个不同的时期,遇到过强大的对手挑战,但他最后都顺利渡过难关。

但在最要命的用人上,从未有过半点问题。

……

高层员工们在徐浩这里,反思了自己的过错以后。

到了自己的部门,就将所学和所思考的知识,分享给下一级的员工。

“我知道很多同事会疑惑,我们现在已经足够强大了。”

“个别员工甚至已经有了百万存款,各种的福利待遇也远超其它单位的同行。”

“所以对于继续奋斗,产生了极大的疑惑,认为这简直是在劳民伤财等等。”

很多部门员工都傻了眼。

尤其那些新来的。

敢在开会中公开的如此坦诚,属实让人眼前一亮。

员工们都不傻。

有些话高层说没问题,但要是他们去说,估计很快就要挨收拾。

反正别人说啥都行,众人安静听话就完事了。

当然也有些老员工,本来就是长期的受到天光文化的熏陶。其实刚开始接受继续奋斗的任务,他们就察觉到有些人在抱怨。

认为企业不该盲目的生产扩大化。

更不该去挑战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这样的话根本白费力气。

还容易破坏现状,甚至有将公司引入深渊的危险等等。

对于这些言论,很多老员工只是失望。

毕竟要是一家普通的单位,员工们产生这等心思倒也正常。

但天光不是普通单位,这家单位是有企业文化存在的。

并要求员工身体力行。

连徐浩本人都是对这些深信不疑,极为的坚持。

那么其它人有啥资格说三道四,各种的阴谋论?

只可惜人微言轻说话没力量,现在终于有领导站出来,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