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也需要战法革新(1 / 2)

仗打成这个样子。

三个师团,6万精锐皇军。

竟然在潍县,抱成一团打仗,一夜之间被八路军逼入绝境。

在北平的寺内寿一恶狠狠地看着冈村宁次,对他孟浪而轻率的建议,痛恨的无以复加。

出击的决定,是大本营做的。

三个师团其中两个,是华中派遣军的。

但是战事是在华北发生的,三个师团是去邯郸补给救援108师团。

黑锅。

他怎么甩都甩不掉。

他谨慎半生,一直都是他给别人甩黑锅。

如今竟然眼睁睁看见这口战败的黑锅,扣在自己头上。

冈村宁次两眼无神。

他自诩对中国很了解。

不管是中国的政局,军队,经济,社会,还是民情。

这忽然冒出来的十殿阎罗,硬是一阵乱拳,配合八路军其他部队,对着皇军的师团痛下杀手,打的皇军人仰马翻。

“寺内司令官,近卫首相抵达平津时候,我会亲自向他阐述战败缘由承担责任。”

三羽乌..日本三杰?

当被称为“三羽乌”的三只乌鸦从巴登巴登腾空离去之时,他们那张开的黑色翅膀,将给东方带去巨大的灾难。

我呸。

空有其表,徒有虚名。

你承担,你承担的了吗?

看着冈村宁次在自己面前再次鞠躬,寺内寿一觉得自己倒霉透了。

三个师团出击邯郸,走到半路上就遭遇重创,一夜之间,损失了七个联队,七个步兵联队,26师团甚至还有一个步兵联队,愚蠢的进入了八路军设置在东昌湖中的陷阱,被关了出不来。

简直就是笑话。

是帝国开拓历史上黑暗的一笔。

这种事情,是大日本帝国自明治维新以来,就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竟然在自己负责的作战区域,打出来了。

即便是老谋深算,心思阴沉的寺内寿一,听见这个消息,也觉得天旋地转。

他太后悔,太后悔大本营下达聊城皇军全力出击的时候,自己为什么没有阻止。

八路军究竟有多少主力部队?

这些主力部队分布驻扎在什么地方?

为什么聊城这样重大的战事,情报部门对于八路军的兵力部署,完全不准确。

战败带来的一连串问题。

大本营吵翻,天皇震怒。

派出近卫首相亲临北平,先他一步抵达北平的,还有华中派遣军的多田骏。

有消息说,多田骏将会接替寺内寿一的职务,出任华北派遣军司令官。

“冈村君,你不要多言了,我是华北派遣军的司令官,是我做决定,把济南三个师团派往邯郸,大本营下令聊城皇军全力出击,也是我负责执行的。”

尽管很不甘心。

寺内寿一也已经明白,局面不可逆转了。

华北派遣军司令官这个位置。

他早就不想做了。

其实也不是他不想做,是八路军逼的他做不下去了。

八路军有非凡智慧的决策者,能拿出《论持久战》这样的对日作战方略。

有善于执行的将领。

三大主力师的师旅一级的主官,没有一个不是厉害的战将。

情报表明,八路军建立的根据地,打破了中国数千年以来,乡镇一级的治理,依托封建宗族的传统。

把中国人真正的动员起来了。

利用人数优势。

在整个华北广袤的区域,给皇军占领铁路线,重要城市,带来了巨大威胁。

不管谁来接任华北派遣军司令。

依照八路军的战力。

就算是维持,恢复平汉铁路,津浦铁路的运输。

也将会是一个空前的难题。

“冈村君,聊城之战已经证明,华北八路军已然成了气候,所谓的游击战法具有相当的攻击性,他们能主动选择战场,并且把皇军的武器留在战场,我个人坚持认为,当下皇军应该尽量避免在华北跟八路军作战,这样就能遏制八路军得到大量武器壮大。皇军的精锐战力应该放在武汉方向,尽快的迫降国民政府,然后利用中国四分五裂的政局,让他们内斗,以华制华..”

内心的抱怨,归抱怨,情绪不能解决问题。

寺内寿一心里清楚的很。

所谓的三羽乌,三个未入日本陆军主流的青年军官为什么会腾空而起?

在巴登巴登一伙驻外武官如何在日本成为毛骨悚然的军阀集团?

因为他们背后阴影里是那个在日本神一样存在的昭和天皇。

既然背锅无法避免。

索性卖个人情给冈村宁次..也是卖人情给他身后“神”。

“司令官阁下德行,乃我皇军将领之楷模..对华北的敌情了解,判断,远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