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聂向东才小跑着进来,“呼···呼···许,许厂长,这,这么快就开始检测了?”说完又压低声音问道:“那个潘总师都没对陈望身份年龄······好奇吗?”
毕竟他们要不是谭书记提前打了电话,肯定也没办法那么快相信一个11岁的孩子竟然真的能当研究员的。
许文珀看了眼气都还没喘匀的聂向东,“潘总师开始确实不相信,但陈望直接把工作证拿出来了。”
聂向东:…….这样确实很有说服力了。
潘毅见检测已经开始便转头对陈望说道:“这一时半会检测不完,我们坐着聊聊吧。”
“当然可以。”
一行人又坐回休息处,桌子上已经摆好了茶水,潘毅让陈望挨着自己坐下,“陈望,那你现在跟我说说你这电台都改进了哪些方面。”
“行,我主要是对电路、功率和信道和频率扩展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我的重新设计了一个电路·····”
陈望说到这里的时候旁边的毕瑾给潘毅递上了之前开会用的方案计划书,“潘总师可以翻开看看,上面有电路图。”
“好。”潘毅点点头翻开看了起来,“这电路图设计得很不错啊,直接用晶体管把电子管给替换了,而且还考虑到了电容,呵呵呵,看完这电路图我突然对等会的测验数据期待了起来。”
说完潘毅又好奇的往后翻了翻,“噫,这份资料也很有意思,这是把改进的地方全写进去了?”
“对,这是一份简易的改进方案计划书,我们改进之前先根据这份方案计划书开了会,把疑问和不容易解决的地方都讨论了一遍,有大概的思路和方向之后才开始进车间具体操作。”
“这个方法很不错啊,那效率怎么样?”
“潘总师,我们昨天上午开的会,真正进车间的时间是下午两点十五分,而这台电台全部改进完是在今天上午十点二十八分。”
潘毅这下才是真的震惊了,“意,意思是你们总共改进的时间一共才二十个小时,连二十四小时都不到?”
“不止二十个小时,是二十小时十三分钟,不过确实没有到二十四个小时。”
……
既然有这么详细的计划书,潘毅也没有再问陈望而是自己看了起来,只是越看越心惊,这上面的改进方式真的是能提前想出来的吗?
他刚刚还觉得这种方法很有用,现在看来确实有用,但可能只有陈望能用。
因为他们都是在实验中不断摸索总结,然后才能从积累的经验中找到那个正确的方法。
但陈望是反过来的,他是直接提出方法,然后带着大家解决中途的困难,笔直朝着最终的目的而去就行了。
如,如果真的是这样,那陈望恐怕已经不是区区“天才”二字能形容了。
心神震撼之际,李原平拿着计算好的数据匆匆走了过来,“潘总师,检测结果和对比数据出来了。”
这话一出,旁边的许文珀聂向东和几个技术人员神色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他们订单到底能不能保住,就看这检测的数据了。
潘毅见状开口,“直接说吧。”
李原平目光复杂的看了眼陈望,深吸一口,“从数据对比来看,开关电源效率从40%提升到了82%,而且实现了多信道。”
“多信道已经实现了?”
“对,而且采用的机械式信道切换器信道切换时只需要····1秒。”
潘毅猛地睁大眼睛,“只需要1秒?”要知道他们之前单信道的时候都需要5秒时间,现在多信道竟然只需要1秒?
“是。”李原平内心也震惊不已,他们也一直在研究信道问题,结果刚有点眉目,人家连信道切换器都研究好了。
陈望听了却在心里摇摇头,看来机械式信道切换器还是不行,用在一般电台上可能已经够了,但用在蜂窝移动网络基站上时间还是太长了,看来还是得用电子式的才行。
但陈望没有把这个想法提出来,一个是因为现在国内的电子元件还达不到制造电子式信道切换器的要求,说了也白说。
还有一个就是陈望没打算和南方省区军合作,这些技术当然就不合适提出来。
小才不解,“人家好歹也是省军区,有机会你怎么不合作?”
陈望:“太远了。”
小才:“我不信,南方省再远能有首都远?”
陈望却没有再理小才,接着听李原平的数据报告。
“频率稳定度从200赫兹·····功耗从60w降到了······20w。”
潘毅听完脱口而出,“宏光那边功耗降低了多少来着?”
“降低了20w。”
一个是降低了20w,一个是降到了20w,仅仅一个字之差,差距却天差地别。
不说其他,就光说降低功耗,南方厂这次改进就完胜宏光厂。
许文珀和聂向东听完露出不敢置信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