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魏安定(1 / 2)

天一亮长安城门初开,就有不少人排队入城出城,西城门今天格外的热闹,有不起眼的几个商队出城就向渭水的方向去了,他们的目标-凉州。

家住杨树村的赵二在地里干了一天的活,回去早早的睡熟了。虽说不知今年是个年景,不知老天爷给不给活路,但地还是要种的。

如今人心惶惶不假,但不干那真是全家一点指望都没有了。

睡到半夜他忽然惊醒,就听见村里的狗叫个不停,听动静隔壁屋的老爷子也醒了过来。赵二小儿子睡得迷迷糊糊的爬起来拱他娘怀里,“娘,是不是匪寇又进村了?”

是了,这种戏码这两年实在不算什么稀罕。

赵二爬起来拎起压在草席底下的木刺,还没推门出去听听动静,就见有人从他家墙头翻了进来,“二哥,是我!”

是他家那个在村口开车马店当伙计的老三。

“快收拾东西进山躲躲!从东面来了夜行军!我跑出来的时候前头骑马的还没过完,就看了一眼,根本望不到头,眼瞅着奔着临川去了!”

“起兵祸了?”

有了不少类似经验的村民也不傻,摸黑不点灯就收拾了粮食,打算趁黑进山躲一躲。不管是兵是匪,对他们来说都一样。

散落在城外的村子无人问津,远处的临川城天没亮就易了主,城内飞出的两只不起眼的鸽子,刚飞出去没多远就被刚接管城墙的士兵射了下来。

“好箭法啊!这鸟虽小也是口肉了!”

“不够塞牙缝的。”

“一天一宿没一口水米了,让林三出去捡回来!”

大王的信鸽那信藏的隐蔽,被饿疯了的士兵连毛带信扔进了火堆烤了,临川的消息就彻底晚了一步。

大王还在家寻思加快百分之二十,那还不是有百分之八十呢,谁知道之前的时间线走到哪了,万一是零呢?那不远的很?

想通了,他玩起来更放心了。

卢悻这个落榜生自从殿试后就没回过城,不管谁下山回家他都不跟,老老实实在山上蹲了段日子。又一次放旬假,也没听说大王来上学,更没听说大王要找他,他狠狠松了口气。提着的心放下了,就格外想念热闹的幽州城。

学宫山根也有不少好吃的,但没法和朱雀大街比,他一咬牙下了山。

卢伽和周晃他们都不在,他现在进出都带着个书童,俩人进城直奔朱雀大街。站在街口深吸口气,各种好吃的香气汇聚一起,伴着叫卖声,“就是这个味道!走!”

刚进去看到摆在朱雀牌楼里的第一家摊位,卢悻咧着的大嘴就闭上了。

失算了。

那是个占地不小的摊子,绵延十米有了,一排排摆满了各种菜苗、树苗,郁郁葱葱一大排。

摊主是俩不大的小孩,看起来家境不太好,一人身上一个硕大的补丁。

卢悻抽了抽嘴角,没见过谁衣裳是肚子磨破,还补这么大补丁的!这实力看着就很不一般。

这摊子还真挺不一样,围着好些穿着打补丁的百姓,都在七嘴八舌的询价,热闹如菜市。

“魏小东家,这红色番椒怎么比绿番椒贵一文?”

“红色更辣!贵!”

……

“这真是苹果苗?跟水果铺子那个红苹果一样吗?”

“看你技术,树是一样的,养好了就是一样的红苹果哦~”

……

“这些育好的苗回去真能种活?”

魏小东家拍胸脯,“肯定能活!只要你细心照顾,不活你来朱雀大街找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魏太平!”

旁边肩膀一块大补丁的小孩也跟着拍胸脯,动作一毛一样,“找我也行,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魏安定!”

卢悻:“咳咳咳咳……”

书童:“公子你没事吧?”

卢悻:……我看他俩都改了,但我不敢说。

围观的一听卖家这么有信心,他们也有点放心。这摊位上不少稀罕作物,种出来赶明儿有收成了都能卖上价。

大王就一张嘴巴,说的口干舌燥,他发现今儿这摊有点难摆,要说的话太多,有点技术含量。显然魏·安定·恒也这么想,他根本分不清这些作物。

“兄长,这个是什么苗来着?”

大王拿出小抄翻翻,“十一号,白心番薯,十颗六文。”

他今儿卖的全是菜园之基育苗的作物,经过黑土地的加持育苗就算迁移到普通土地,也比一般的好养活产量高。现在正是北地耕种的时节,大王让同惠给他送来一批,自已带着魏恒亲自摆摊推广。

“兄长,我还是更喜欢卖烤红薯。”烤熟了扒开撒一层白糖再烤一会儿,又甜又香,那霸道的香味能飘一条街。

“我想想,那得后天了。”大王摆摊日程有点满。

需讲解的太多,大王这个话痨都累了,一抬头发现个眼熟的人在街头傻乎乎的看着他们的小摊儿……“这不卢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