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日常蛐蛐(1 / 2)

大王见了朱提,交换了一下这段时间的情况。听说饕餮的口袋马上完工,大王把镇海宫的任务安排了下去,薅羊毛基建工程接上了。

任务发布前,朱提还特意去见了一次清虚。虽然镇海宫拿到了,老道士也不太重要了,但…下次遇到有点本事的道士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

朱提去跟清虚说,大王十分尊崇道家,也十分欣赏道长,决定在境内建一座道教宫观,把咱们道教发扬光大。到时候宫中的事务,要多赖道长帮忙了。

清虚受宠若惊,传道啊,这不就是他们的毕生追求嘛!

他不认为北境王会在这时候把银子花在大兴土木上,他以为就土地庙那种规模差不多了,了不起面阔五间规模的城隍庙那种的?

结果第二天王府发了个新的征召役夫告示,招三千人。

三千人?再建个南门那种的高塔不成?!

他和小徒弟在街头发呆了半天也没想明白,北境王到底是真穷假穷。

你说他富吧,明眼人一看北境这地广人稀百废待兴的样子,就知道国库收入也就一般,养骑兵都够呛够的样子。你说他穷吧,你就去看看南城门那饕餮塔,你再看看他建道观动员的役夫规模吧!

大王,神秘难懂。

那个饕餮,自从外面成型完工,南城门已经成为著名旅游景点了。百姓没事都要去瞅瞅这只黑黢黢的凶兽,幽州人也是第一次见到仓库能建成那么逼真的凶兽形的。小道士认为是为了防贼,因为这塔天黑后有点吓人……

幽州轰轰烈烈招工的时候,宝船终于调头回航了。

就算魏恪改叫大王大表兄,他也非上岸一趟不可。

美其名曰,来都来了。

大王换到了登陆舰上,一声令下船调头西行。

如今船上是没人劝得动他,赵保自已都被大王扔宝船上照顾白泽和熊。白泽目标太大说好了跟船回去,粘着大王的遮天也被召回塞进了家园,一切就绪大王又兴奋了起来。

魏家兄弟不带不行,他打算再带个凌因,说是四人上岸目标小。这回魏恪说什么也不同意了,最低限度也得留一队亲卫在暗中保护。大王想了想,也是,总得有人跑腿。

大王在甲板转来转去,白天拎着望远镜看根本没影子的海岸线,晚上水兵休息他又下水继续捞鱼获。

又行了一日,他们终于发现了小渔船的身影。

“这船也没比我们幽州强哪里去啊……”

魏慎挤过去看看,是几条三四米长的木船。“真是拼了!居然敢来离岸这么远的地方,海上突然变个天,他们就回不去了。”

“唉!南边也没多富嘛~”

“江南富,是因为权贵多。”魏恪一句道破真谛,甲板上安静了下来。

等能看到海岸线了,大王研究了一下地图,觉得他们应该已经过了广陵,当然了,靠估计。直到他们大晚上偷偷上岸入了城,才知道已经到了吴郡,比他估计的还要往南。

魏慎:“不敢想我们在陆地上多久能回到幽州,能赶上过年吗?”

魏恪:“我们连好马都没有,最低得两个月起。”

大王深沉状:“在哪过年不重要,祭天祭祖每年都祭,少一年祖宗不会介意的,介意的话…格局也太小了。”

魏恪:……

百里家祖先也不容易,不但江山四分五裂,还得被大王日常蛐蛐。

幽州还不知道大王打个鱼中途还跑路了,他们也是刚知道朝廷终于对人口流入北境的事坐不住了,派兵堵死了要道,甚至在几个县城设了施粥点,打算管一管难民了。

不得不说,朝臣也松了口气,每天都有难民流入北境其实粮食压力很大。这些人身无分文就带张嘴来,北地又马上要进入猫冬模式,那真是无底洞。

腾出手,大臣们也有空干点别的了。比如报纸上正式宣布了明年科举的时间,就在三月开春。

二月底报名截止,三月中旬开考。

谢渊想着早点公布,有想法的人可以安排一下行程了。谢渊也是生怕夜长梦多,本着早日填满北境官员空缺的愿望,这个时间其实挺紧,洛水关以南的人过完年就该启程了。

是的,这个科举是面向全天下,甭管你是哪里人,只要你有文化有理想、通过了北境的科举考试,就可以在北境为官了。不拒你是什么出身,士族、豪商,甚至匠人、农户,只要你有真本事。

有人问起朝廷的封堵,谢渊倒是不以为意。这第一回的科举现在能考的无非士族为主,还得是头脑清醒的士族,这些人想来总归还是能来的。

卢修就问过他叔父卢仝,南边的士族到底会不会来。

卢仝听了笑了笑,语气肯定。

“会的。你知道我们卢氏和你差不多大的小辈有多少吗?”

卢修从来没注意过这事,一提居然一时数不过来。“……那可不少。我只熟悉咱主支的这些,加上旁支那…那可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