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周家爷俩将七袋粮食,还有其他东西都先搬进了老人住的屋子,老太太也早就起身套好了衣服,灯也点开了。
三口人在屋里小声嘀嘀咕咕说着话,一起看完了信。
周自秋长吁一口气。
“哎呀,小萍这孩子可真是,咋还拿这么多的东西,这得多少钱啊……还有个金条,这是干啥,唉~”
他老伴儿轻声说:“难怪这俩孩子两年来一直没音讯,上次寄的两双棉鞋,还给退回来了,原来是这么回事。”
罗萍在信里写了,她和罗军在六九年夏天,已经到了港城,现在自己已经结婚了,生活过得很好。
信里说了不少对周家人的感谢,说这些东西让他们安心收下,这事要继续保密。
周家人当然是绝不会往外说。
他们知道罗萍和罗军能得贵人相助,心里感到深深的安慰。
这满地放的东西,可真是值老了钱!
你拿着钱去买细粮,也买不着啊。
周自秋的老伴儿眼圈都红了,悄悄抹着眼泪。
那兜子里的东西都掏出来,竟然还有好几袋奶粉,这是普通人能弄到的么,太珍贵了。
另外还有那么多的布,红糖,奶糖,茶叶,猪肉……
自己家比供销社都富裕,太吓人了,赶紧连夜藏起来吧。
大刚一边帮着收拾东西,一边小声说:“妈,也不知道小萍和小军碰上了啥样的朋友,真是牛~”
……
“特种邮递员”傅红雪同志,已经离开了草经胡同。
今晚的任务都完成了,两处地址离得近,现在去南边找水生他们去。
至于张贵,家里在北边,具体地址不清楚。
但是他提过,他爸是北新桥废品收购站的,叫张大年,到时一打听就找着了,改天再去。
傅红雪骑着自行车来到熟悉的那片树林。
嘿,这南城小黑市没什么变化,规模也没变大,看来水生他们还是挺谨慎的,小打小闹就行。
傅红雪用精神力往树林那边看一下,一眼瞧见了水生和几个认识的伙计都在。
傅红雪推着车走过去,关有福立刻冲她招手。
“水生哥,是小叶过来啦!”
大家往旁边找个僻静的地方说话,真是太高兴了。
吴水生咧着嘴说:“小叶,估计你今晚就得过来,你挺好的吧!”
傅红雪笑着点点头:“一切都好,大庆他们也都好。”
水生这就交待朱磊和张国义两个留下,一个人盯在树林外,一个人推着板车在里边出点货。
六子和有福都一起回去,跟小叶好好唠唠嗑。
朱磊和张国义是后加入的,傅红雪这是头一回见面。
跟他们也打了招呼,彼此认识一下。
那会儿叶敬和水生四人护送劳文光一家,还有沈氏兄弟去了港城。
当时大庆又受了枪伤,在养伤,人手不够了,就招了这两个小兄弟跟着干。
后来,他们又继续跟着水生哥,一直至今。
傅红雪想起什么,问水生:“对了,我想多换些全国粮票,还有本地的肉票也要一些,有多少?”
水生把磊子又叫过来,票在他那儿呢。
点着手电筒,掏出来一数,全国粮票有一百六十斤,肉票十二斤,都给了傅红雪。
“行,我拿物资跟你们换,先记账。”
她接过来都收进包里。
水生一听,面露喜色。
“小叶,还有物资啊?多吗?”
傅红雪一笑,推上车跟三个人一起往院子那边走。
“多,你们好好想想都想要啥,至于钱,一个月之内给我就行,最好是金条,不够的话古董、大团结也可以。”
三个人真是心花怒放,财神爷再次下凡喽~
他们回到了之前大庆那处院子。
这边现在还是放货为主,平时磊子和小义住在这。
另外还有一个水生的小舅子,二十一岁,叫王兴柱,也盯在这儿。
水生已经早就从密云老家把爹妈、媳妇孩子都给接到四九城里来生活了。
还给媳妇买了份工作,在汽水厂当工人。
买了处小院儿,一家人住那边,离着黑市这头有三里地左右。
他接手了大庆的两处院子,都可以放货物,但是这几年其实物资十分有限,确实是小打小闹。
仗着哥几个都因为之前的物资,已经挣了很多家底,也不差钱,就这样随便地干着。
关有福和六子都结婚了,俩人就负责傅红雪的两处房子,平时都要回家。
如果不是“小叶”又来了,他们本来也打算,过两年再碰着合适的工作,要不也买一份干着。
不过,一想每个月就十多块、二十块的死工资,确实不咋乐意上班~
这回小财神爷驾到,三个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