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到达蛇口海滩(1 / 2)

这两天,关学智已经跟家人商量后决定,带着家里三个小子一起走。

他自己家老大和老二,一个十七岁,一个十五岁,想带过去谋生,否则就要去下乡插队了。

妹子家的老大十五,叫阿乐,也想要跟去。

孩子说一定要找到他爸,不管人是死是活,总要去找一下才甘心。

当初,阿乐他爸任宝生是跟着老家的几个同乡一起去的。

万一能找到那几个同行的人,再好好打听一下消息。

既然确定了,大家一起去港城。

孙盛东这才跟关学智说,自己和孩子今后都改了姓名,就叫孙盛东,孙琪。

那天在火车站,被检查介绍信,也是因为你喊我的名字对不上了。

但是多余的他暂时仍然没有说。

关学智记下了,从此改口,也开始要习惯叫他孙盛东,这回知道了,以后可不能再叫错。

“老孙……我那个外甥阿乐,你别看年龄不大,他游泳特别厉害,真是‘浪里白条’一样的,带上他,肯定有用。”

孙盛东点点头,反正自己和闺女还有救生圈。

多一个海边长大的“浪里白条”,关键时刻说不定还真能指望上这小子。

这一天,天还没亮,关学智就带着大家都来到了运输队的院墙外。

孙盛东背着双肩背包,里面却已经没有什么太多的东西。

他和闺女的棉衣、棉鞋,在这边都穿不住,已经送给关学智的家人。

只剩一点饼干,一些干粮饼子装在饭盒,加上一个军用水壶。

当然还有两个救生圈,这是最重要的。

他贴身携带的小包中,单独装着用塑料布严实的一百块英镑,五根大黄鱼、五根小黄鱼,三件珠宝项链。

另外,那把有消音器的手枪也用塑料布包裹好,带在身上。

他和孙琪周身收拾得利落,穿着叶姑娘给带的单衣,胶鞋,跟在关学智身边。

老关带着三个半大小子,他家老大叫亚军,老二叫亚泉。

还有那个外甥阿乐,比亚泉只小两个月,大名任宏乐。

这三个孩子,个个长得都挺精神的,没一个歪瓜裂枣。

十七岁的亚军竟然比他爸个头都猛着一点,估计有一米七八了。

他们小哥仨黑暗中默默跟孙叔,还有这个阿琪妹妹打着招呼。

眼见着天蒙蒙亮了,远处快速过来一条人影。

走近一看,是老关的表弟陈伟国,二十四五岁,浓眉大眼的。

他低声说:“表哥,大家都跟我从后面小铁门进去吧!”

一行人默默跟在他身后,脚步都很轻,生怕惊动前面的门卫。

其实这个时间,里面的门卫大爷正睡得呼噜震天响。

陈伟国有小铁门的钥匙,开了锁之后,领着人赶紧一溜小跑,到了车库。

“上这辆车吧,我已经把货挪开了,你们都往里面进。”

这拉的是一车日用品,全装在麻袋里,一袋袋摞着。

等大大小小六个人进去之后,他又把麻袋在外面堵上。

随后,去车库旁边的维修车间找地方再眯一会儿,到时间了,再出发。

孙盛东搂着十岁的闺女,身边紧紧挨着关学智和那三个男孩。

这几个孩子一张张脸庞,都带着一股新奇的神情。

这是“闯世界”去啦,谁不想多挣钱,过好日子呢!

一个个,都是热血的小少年,家里太苦了,想去港城打拼,让家人别再吃苦。

但是他们心知肚明,这也是件危险的事。

远的不说,就说任宝生,不就没了音讯,八成发生了意外。

家里三个孩子呢,闺女十二岁,小儿子才七岁,他若是活着,绝不可能两年了没想办法给家里捎个口信。

终于等到了七点半,车队其他司机都来了,耳边传来几辆货车启动的声音。

一辆辆车驶出车库,最后是自己这辆,也在发动机的一阵响动中开了出去。

就这样,大家终于踏上了通往宝安县的旅途。

这时代没有高速路,这三四百里地,若是光凭一双脚走去,没有介绍信,路上会不会遇到检查不说。

就是走也要走个六天,风餐露宿,小姑娘哪吃得消。

能有伟国这样给捎过去,算是最好的办法。

上午十点左右,车稍微开始减速,随后停了下来,陈伟国把车停在路边,装作要去林子里方便。

等前面的车往前开走了,看不到后边,他又从林子里赶紧出来,去搬货物,让大家赶紧下来。

等货又挪好,这回是分别的时候了。

“表哥,你们快走吧……往那边去,阿乐知道路!”

“你们可要当心呐,以后想着去找那个给联洋商行搬货的邱守旺,阿旺叔,他有办法往回捎信。”

关学智拍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