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莲台,越过妇女,走向庙外。
既受香火,自当尽职。
这第一请,他应了。
他现在就去杀了那个邪祟妖怪!
上完香。
妇女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疲惫不堪地回到家。
她今天也是走投无路了,看到路边的一座陌生行宫,就进去拜了拜。
如今想来,真是可笑。
绝望的时候,香火鼎盛的庙宇她也拜过无数座。
她的儿子,不还是没好吗?
这次,应该也是无用功。
妇女无望地叹了口气,眼角再度渗出眼泪。
可令她惊讶的是,她上午才去拜了哪吒,中午的时候,她的孩子竟然就好了!
望着怀里生龙活虎的孩子,妇女终于忍不住了,喜极而泣,跪地痛哭,砰砰砰的磕头:
“谢谢神明!谢谢哪吒!”
“儿啊,你明天也要跟娘一起去感谢哪吒!”
那样好的神明,为什么会没人去拜呢?
妇女上午拜哪吒,中午就得偿所愿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
没过多久,附近的百姓就都知道,这里有一位千请千灵,万求万应的神明。
百姓们没读过什么书,并不知道每个神的神职不一样。
他们只知道,这位神明很灵,凡是前来进香的人,过几天就会得偿所愿。
于是求平安的来拜哪吒,求财的来拜哪吒,求姻缘的来拜哪吒,最后就连那些求子的也来拜哪吒了。
哪吒也尽职尽责。
不管百姓们的心愿有多难,只要他们来了,他就尽全力替他们完成。
毕竟,他不能白白受那些香火。
从那之后,哪吒行宫香火鼎盛,人流如织,百姓们自发送来的贡品摆满了一桌子。
哪吒翘着腿坐在供桌上,后背靠在自己的金身上,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他一边认真听百姓们的心愿,一边把记不住的心愿记录下来,打算等晚上人少的时候再去忙。
也免得遗漏了一两个人的心愿。
半年后。
眼看哪吒的金身越来越坚实,李靖却来了。
其实,李靖只是偶尔路过翠屏山。
他并不知道哪吒在这里有行宫,但是看到那么多百姓不远千里赶来,好奇地问道:
“这翠屏山有什么东西值得他们过来?”
一旁的军官笑了笑,恭敬地答道:
“半年前这里突然修起了一座庙宇。”
“本来都不算什么,可供在里面的金身却千请千灵,万求万应,祈福福至,禳祸祸除,对咱们百姓非常好!所以才惊动方圆百里的百姓前来进香。”
“属下的妻子也带着孩子去拜过,说来真是神了,一转眼我家孩子就病好了。”
李靖恍然,又问道:“那个庙宇叫什么名字?”
“哪吒行宫。”
李靖听后,勃然色变:“你说什么?!”
居然是哪吒!
他不是已经死了吗?!
望着周围络绎不绝的百姓。
他们当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走不动道的拄着拐杖都要来!
而这些人,全都是被哪吒那个逆子给愚弄了!
他一个孩子,居然在这里装神弄鬼!连死后也不安生!
李靖顿时暴跳如雷,骑着马冲到庙门口,一脚踹开大门。
一进庙,李靖果然看到哪吒的金身矗立在里面。
香火缭绕间,哪吒的魂魄就坐在上面。
李靖气得抽出鞭子,破口大骂:
“畜生!生前扰害父母,死后还愚弄百姓!”
“噼里啪啦——!”
骂完,李靖一鞭子就把哪吒的金身砸得粉碎,砍了悬在庙宇上的行宫牌匾,把整个庙宇搅得四分五裂。
哪吒只觉魂魄冰冷,直挺挺地立在原地,眼睁睁地看着父亲把他复生的希望一点点砸碎。
他努力了半年的香火,散了。
最后,什么都没了。
然而,即便如此,李靖还是不觉得解气,一甩鞭子,厉声吩咐道:
“来人,放火烧了这里!”
“在座的百姓听着!这里供奉的不是神明,以后都不许来这里进香!”
百姓们被李靖的模样吓得纷纷离去。
一个小孩子哭哭啼啼地不愿意走,“哪吒明明就是好神仙,我昨天弄丢的老虎布偶,晚上就被好好的放在床头了!不要砸了他!”
哭声越来越远。
百姓们走了。
原地只留下哪吒独自一人的背影。
愚弄百姓?
哪吒扯扯嘴角,笑得嘲弄而讥讽。
他日日倾听百姓们的心愿,一天都不敢懈怠,上午才出现的恶鬼,他不到中午就已经解决了。
哪怕是不归他管的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