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昭斟酌一番,开口问道:
“周大人,那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周桐用蘸着茶的手指写道:
“兵在土司。”
陈昭倒吸一口凉气,已经猜到了,但还是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周桐苦笑道:
“那曹家就是桂林郡最大的土司之一,与其他的土司还有联姻关系。
明面上是郡守,实则他才是这里的土皇帝。
如今维持表面上的和谐,很不容易,你若是揭开这面上的和谐,只怕……”
陈昭不由地皱紧了眉头。
周桐神色凝重,目光警惕地扫视了一圈四周,才接着道:
“你若是揭开这面上的和谐,只怕会引发整个桂林郡的动荡。
曹家与其他土司势力相互勾结,牵一发而动全身。
到时候各方势力蠢蠢欲动,百姓必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陈昭心中一震,道:“问题真有这么严重吗?”
周桐点头,道:“我想郑大人也劝过你吧。”
陈昭不动声色地点点头,问道:
“周副使,难道就因为如此,我们便要对曹家的恶行视而不见,任由他们继续欺压百姓、逍遥法外吗?”
周桐轻轻摇了摇头,道:
“陈判官,本官并非此意。
只是此事需从长计议,不可莽撞行事。
你可知,这背后涉及各方势力的利益纠葛,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陈昭站起身来,在偏厅内来回踱步,心中思绪万千。
他深知周桐所言不虚,但让他放弃追查此案,他又实在难以做到。
周桐见陈昭在偏厅内踱步沉思,面色凝重,似在艰难抉择,便站起身来,轻咳一声,道:
“陈判官,依我之见,你不如暗中调查,然后静待时机。”
陈昭脚步一顿,转过身来,看向周桐,问道:
“周副使,这暗中调查,我自是明白,可这静待时机,又该如何等待?”
陈昭感觉周桐这话里有话,似乎在暗中布局什么。
周桐走到陈昭身前,拍着他的肩膀,笑道:
“哈哈,你以后便会明白了。”
说着,周桐走到一旁的几案前,轻轻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茶,接着道:
“暗中调查,一来可避免引起曹家的警觉,让你能搜集到更多关键的证据。
二来也能让你摸清各方势力的态度和动向。
至于这静待时机,你以后便知道了。”
陈昭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道:
“周副使,我明白了。”
周桐放下茶盏,笑了笑,道:
“陈判官,你要明白,有些事急不得。”
陈昭拱手道:
“周副使,下官明白您的良苦用心了。”
周桐满意地点点头,语重心长道:
“陈判官,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陈昭沉默良久,道:
“周副使,下官受教了。既如此,下官便依您所言,暗中调查,静待时机。”
周桐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道:
“陈判官能如此想,甚好。
你放心,本官会在暗中全力支持你。
若有任何需要,尽管开口便是。”
陈昭点头道:“多谢周副使。”
周桐笑道:“好了,今日就先聊到这里。你回去之后,一定要小心行事,切莫让曹家察觉到你的动作。”
陈昭再次谢过周桐后,便离开了偏厅。
陈昭走后,书吏走过来,道:
“周大人还是用心良苦啊。也不知道陈大人是否能够听得进去。”
周桐望着窗外的天空,负手而立,道:
“我恩师来信了,说他是个人才。他确实也是个人才。不管如何,我都会尽一切努力保护他。”
书吏点了点头。
陈昭回到衙门时,进了书房,便吩咐身旁的赵有德,道:
“去,把严姑娘、两位捕头都叫到书房来,就说本官有要事相商。”
不多时,严映雪、沈峻和王学海便先后赶到了书房。
严映雪抱拳问道:
“大人,这么着急唤我们前来,可是案子有了新进展?”
陈昭站起身来,摇摇头,道:
“今日我去见了节度使魏大人,他因曹家一案对我施压,让我停止调查。”
严映雪柳眉倒竖,满脸愤懑,道:
“什么?这魏大人怎能如此!大人,难道我们就这么算了?那绣娘的冤屈谁来洗刷?”
沈峻神色严肃道:
“大人,那现在该怎么办?”
陈昭负手而立,道:
“我自然不会就此罢手。不过,周副使给我提了个建议,让我暗中调查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