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明帝顿时不满道:“你那是什么眼神,朕说的不对吗?比起别人家,你家人口简单,后宅安宁,这不是挺好的吗?”
赵慎:我娘是被害死的,我弟不是我爹的儿子,我祖母是南诏亡国公主,随时可能会暴雷。
哪里好了?
他虽然没说,但脸上的神情已经说明了一切,景明帝也后知后觉想起长兴侯府那些破事儿,他饶有兴致地问:“你说,你爹到底是怎么想的?”
他真的很好奇,赵侯爷明知道戴了绿帽子,也知道在给别人养儿子,却还不拆穿,任由那母子俩折腾。
赵慎:“要不您宣他来问问?”
景明帝:“朕是皇帝,又不是外面那些专爱打听人家八卦的长舌妇?”
赵慎:“您也知道啊。”
景明帝觉得赵慎学坏了,他以前不是这样的。
不过他觉得眼前的人比以前那个没什么人气的赵慎好多了。
“都会打趣朕了,看来你的心情不错。不说这些了,这次朕突然来行宫,你说那些人会冒头吗?”
赵慎摇头:“不一定,光看雍王谋事布局就知道他有多谨慎了,您行事异常,他怎么会猜不到您的用意?”
景明帝撇嘴:“猜到了又如何,他既然有那个野心,就该知道这世上没有万全的事儿,想成事总是要冒险的,朕给了机会他都不敢抓,那就一辈子藏头藏尾缩着吧。”
赵慎笑道:“现在该急的是他,您急什么,如今要紧的是漠北,臣觉得漠北那边会有异动。”
景明帝道:“朕已经传信给舅舅时刻注意漠北的动向了,就怕他们不敢打,还要使什么上不了台面的伎俩,一群跳梁小丑。”
“漠北两位王子一位公主在大夏,这些人离开之前北边明面上应该不会有什么动静,只是他们都来了这些时日了,却拖拖拉拉不肯好好谈,怕是在打什么主意。”
景明帝冷笑:“说要和亲,但朕看看不管是那两个王子还是公主,都没那个意思,打量朕就看得上他们似的。”
赵慎扶额,皇上说话越来越不讲究了。
又不是您和亲,用您看得上?
“他们自然不愿意,娶了和亲公主,就要让出正妃的位置,漠北人比我们更注重血统。”
这也是为什么漠北嫡出的公主同样有继承王位的资格。
因为在漠北人眼里,她拥有最高贵的血统。
“随便吧,朕也不想和亲,如今宗室里合适的只有临安王叔家的那个丫头,只是那丫头自小被临安王叔一家当宝似的捧着长大,去漠北,怕是活不下来。”
赵慎想到纪云舒也在为这个烦恼,便道:“其实还有一个更合适的人。”
景明帝有些警惕地看他:“谁?”
他可是知道,赵慎从来就不赞成和亲。
如今竟然主动提和亲的人选,事出反常必有妖。
赵慎:“雍王府送来京城的那个,不是让您帮着择婿吗?”
景明帝打量着赵慎:“萧婷?她得罪你了?”
赵慎:“……一定要说的话,是臣得罪雍王府了,现在他们对臣怕是除之而后快。反正从肃州的事情的看,雍王本就跟漠北有勾结,那嫁不嫁女儿过去有什么关系?”
皇上之前并没有考虑让雍王府的人去和亲,但现在经赵慎一说,发现这确实是个很好的主意。
既然两方已经勾结,那也就无所谓再多一门婚事了。
反倒是他这边不用让临安郡王送女儿去漠北。
宗室里像临安郡王这样没有野心,一心效忠他的人不多,他也不想寒了对方的心。
当然能不和亲最好,但现在漠北明显在拖延时间,他们也需要将计就计。
所以和亲的人选,还是要有的。
解决了一个令他烦心的问题,景明帝的心情好了许多,对赵慎摆摆手道:“海贸的事情你自己去跟齐三谈,不过先说好了,朕要三成利。”
赵慎爽快道:“行。”
用纪云舒的话说,有皇上做靠山,他们能省心不少,只是三层的利而已。
钱太多了,有时候也会烫手。
赵慎回去的时候,纪云舒正在院子里纳凉,见他回来,才回屋让人摆膳。
同时问赵慎:“皇上叫你去做什么?我刚刚看到齐三公子还在外面。”
赵慎道:“齐三负责行宫的防卫,估计是一刻不得闲的。皇上跟我说了些事。”
纪云舒见他脸上有点汗,给他递了一块擦脸的帕子:“什么要紧事,这样着急?”
赵慎接过擦了擦脸道:“就这次出行的一些琐事,海贸的事儿他同意了,要三成利。”
“三成?”纪云舒惊呼,“他吃穿用住都不用自己掏腰包,要这么多钱做什么?”
赵慎好笑道:“你这么心疼做什么,才三成而已。”
“什么叫才三成?他一个什么都不干的人就占三成,咱们要拉齐三,少不得送两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