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有发牌的资格了!(1 / 2)

随远新绿投资发展公司经过数个月的筹备,终于顺利启动。

开业仪式当天,市长李朝阳、常务副市长江静、市委秘书长杜成峰等市委常委出席剪彩仪式。

整个仪式由市电视台全程拍摄,相关画面出现在当天的汉州新闻联播中。

唐烨作为公司董事长,虽不是站在核心c位,但作为主要负责人,仍有机会与众多大佬一起剪彩!

剪断红绸的瞬间,他的心情极为激动。

经过漫长等待,自己终于拥有了上牌桌发牌的资格了!

在他的规划里,这家投资发展公司不仅要成为合格的投融资平台,更要充当绿色工业的孵化器。

既要把握绿色工业基地的发展方向,也要培育在国内乃至国际具备竞争力的优秀企业。

“唐烨同志,启动仪式办得不错,争取再接再厉。”

临别前,市长李朝阳与唐烨再次握手,亲切地拍了拍他的手背。

旁人见状,会以为唐烨是李市长一手培养的心腹干将。

唐烨笑道:“请朝阳市长放心,我们定不辱使命,力争让随远成为汉州工业的排头兵。”

随远工业的全新突破,对李朝阳而言无疑是件好事。

当下全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业经济一直占gdp大比重,是主政者重要的政绩指标。

李朝阳几次在市里开会,省领导都提及随远并给予高度赞扬,这让他倍感自豪。

不过,李朝阳心中也有遗憾:可惜自己年龄到了,否则凭借随远的成绩,或许能更上一层楼。

但人生便是如此,一步错过,便是永远。

好在他从唐烨身上看到了潜力,对其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唐烨清楚,李朝阳绝非表面那般简单。

能与萧靖宇明争暗斗多年,怎会是等闲之辈?

至于他与周成武的关系,也并非表面那般和睦。

党政一二把手之间,向来存在天然的斥力。

但唐烨从李朝阳身上感受不到丝毫敌意,因此对他印象颇佳。

高宏将唐烨与李朝阳相谈甚欢的场景尽收眼底,心中暗自感慨:唐烨这狗东西,羽翼日渐丰满!

此前,高宏自信对工业园管委会有绝对掌控力。

尽管唐烨名义上分管管委会,但管委会主任章平顺是他的人,在重大问题上,可以跳过唐烨,直接向自己汇报。

如此一来,便可以将唐烨架空!

而如今,管委会的职能被这个新公司取代。

当然,对唐烨而言。

成立新公司,是为了改变管委会缺少动力,没有进取心的现状。

聂凯瞧出高宏面色不佳,淡淡笑道:“高县长,这便是你想要看到的?随远的经济模式已发生变革,工业园接下来会有新发展。你我都沦为看客了!”

高宏听出聂凯在挖苦自己当初未配合他压制唐烨及韩光耀等空降干部,反击道:“聂常务,没必要话里带刺。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大势不可阻挡,我们要学会顺势而为。”

聂凯闻言,对高宏不屑一笑:“作为县委二把手,政府大班长,连站在剪彩队伍中的资格都没有,这就是你所谓的顺势而为?”

这话直接戳准了高宏的痛处!

投资公司的剪彩仪式,韩光耀和唐烨都站在剪彩队列中。

高宏却只能在台下鼓掌。

被孤立、被漠视的滋味,让他怒气难平。

郭亮站在唐烨身侧,目送所有领导离去,心中亦是波澜起伏。

此前不少人认为,郭亮调至这个新岗位如同踏入浑水,前路全然无方向。但从今日仪式现场可见,市里对其高度重视,不出意外,后续定会给予诸多政策与资金扶持。

虽说唐烨无需在此驻点办公,公司仍为他安排了一间宽敞明亮的办公室。

唐烨走进办公室不久,郭亮便跟了进来。

“董事长,咱们的启动仪式牌面拉满,大家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唐烨淡淡一笑,交代阶段性任务。

“老郭,接下来你的工作任务不轻。

首先是招人——别听招呼、看关系,要将目光聚焦高层次人才。市里给园区提供了最优人才政策,我们得把这些政策用活,要招募有潜力的人才。

其次是招商——团队搭建好后,要主动走出去,以园区为依托,面向全国招揽优秀企业。

最后是孵化——必须确保园区每家企业都有充足成长空间,保证其财务税收状况良好。”

郭亮连忙掏出本子,仔细记录唐烨下达的每一项指示。

“董事长放心,你有什么指令,我肯定执行到位。”

唐烨停顿片刻,郑重叮嘱:“老郭,咱们得把目光放长远,一起将新绿做优做大做强。要把新绿当作发展跳板,而非牟取私利的工具。”

郭亮深谙唐烨的提醒,沉声应道:“我会规规矩矩做事,绝对不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