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文明的偶然性(1 / 2)

顾然话音落下,整个直播间里一片哑然。

所有人回味着直播的内容,半晌才反应过来。

顾神说的话哪怕有一点道理,也不至于一点道理也没有。

逻辑是通顺的,

理由也很靠谱。

但总觉得中间似乎是忽略了什么东西。

人类对于地球上的无主之地,充满了憧憬和向往,

但对于太阳系未曾踏足过的星球,充满了提防和忌惮。

这是客观事实,

而之所以对两者的态度截然不同,根本原因正如顾神所说的那样,源自于人类认知的局限。

按照顾神的说法,物理学如果是世间万物的法则,

是对宇宙的解释,

那它可以在地球适应,也理应可以在宇宙任何地方适用。

但很显然,现有的物理学体系,只能满足前者。

人类可以通过物理学武器,征服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但无法通过这个物理学武器征服宇宙。

所以由此可以反推出来现在的物理学体系是充满局限的。

但整个逻辑链条似乎到这里就结束了,

因为至少到目前为止,还并没有新的体系出现。

虽然绝大部分观众在这么多天观看直播的情况下,已经对新的物理学体系有了极高的包容度,

但所有人都普遍认为,顾然口中的那个新物理学体系,还是在起步探索阶段。

原因也很简单,

现代物理学从阿基米德伽利略到牛顿爱因斯坦……

大量的现象和探索,才逐渐完善了起来。

而这个物理学体系的确立,背后是地球视角下的大量信息共同喂养出来的结果。

吃了草,才能挤出奶,

这个浅显的道理几乎不用任何质疑。

而对于新物理学体系,所有人是乐观的,

因为在物理学明显停滞的当下,

便足矣证明人类应该寻找一条新的道路去发展文明了。

但在他们看来,新物理学体系要想成功的建立起来,是需要吃下去更多的“草料”才行。

地球那么小,尚且耗费了那么多年。

宇宙那么大,从太阳系到邻近星系,再到整个宇宙,

就像是ai大模型训练一样,想要把这个宇宙大模型给跑出来,需要的资料库是无比巨大的。

在还没有吃草的情况下,就想着挤奶,甚至还要做各种奶制品,

在绝大多数观众看来,多少是有点操之过急了。

从弹幕上的讨论中,顾然似乎也发觉了观众们的质疑。

如果是可控核聚变和钫衰层这些研究项目,顾然多是不会解释的。

但逐日工程不一样,

虽然这个太空工程的必要程度不高,但意义却是重大的。

这是一场全新的太空竞赛,

必要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昔日霸主和新兴霸主的较量已经公然的搬到了明面上,

哪怕这既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太空奇观,也要硬着头皮给完成。

因为这场竞赛的观众是全人类,

而竞赛的胜负,背后的政治隐喻要比这场竞赛本身重大的多。

顾然道:“我知道大家在担心什么,”

“大家应该都认为我们似乎还不具备这个能力。”

“毕竟在工业领域的领先,并不代表在太空探索上的领先。”

“这个担心也理所应当,毕竟人类的发展范式自从文明出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按部就班了循规蹈矩了数万年。”

“积累经验,然后从混沌中摸索出一条道路,然后继续积累,继续前行。”

“既然大家都享受过义务教育,那我问一个问题。”

“如果把伽利略和牛顿经典力学之前的物理学称之为古典物理学。”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学课本中,古典物理学的内容占比是多少?”

面对力所能及的问题,观众们很快便回忆了起来。

【亚里士多德好像有吧?】

【亚里士多德好像是在历史书上出现的,物理没有。】

【阿基米德好像是有的,我记得有个小故事,说是他帮国王测量皇冠的重量。】

【阿基米德浮力定律。】

【开普勒啊!】

【开普勒算是经典物理学范畴里的人了,好像是和伽利略一个时代的。】

【有印象的应该就是亚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了,亚里士多德好像只是提了一嘴。】

顾然看着弹幕,说道:“物理学史将物理学发展分为了几个阶段,从文明最初诞生的远古到公元五世纪,称之为古代史时期,公元五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为中世纪时期,十六十七世纪为经典物理学出现的科技革命时期。”

“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古代以及中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