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眼疾手快(1 / 2)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听了学霸分享的学习方法,

结果到头来还是没有什么进步的原因。

如果不了解底层逻辑,只学一个形,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顾然看着这个阳光大男孩,虽然二十七八岁的博导,在外界看来已经是个极致的天才,

但实际上站在漫长的物理学史中,

这只是勉强达到了天才的门槛。

和天赋无关,只是找对了方法。

“如果只是科普了数学工具,那这问题不大,”顾然看着申请文案上那近乎明牌的内容,松了口气:“只要没有把这上面的内容体现在互联网上,什么都好说。”

赵佳林看着自己的申请文件,道:“我还没说完呢。”

“在科普数学的过程,我遇到了一个网友,求知欲很强,思维能力也非常顶尖,”

“我简单的给他讲解了一下,他就弄懂了整个推演过程。”

“并且把自己的猜测和疑惑进行了总结,向我发出了提问。”

赵佳林指着申请人上的那个名叫袁涛的高中生:“申请文件中的内容和想法,其实也都是他提供的。”

“我只不过是按照他的想法进行了总结和阐述,然后整理成了文件。”

米非凡看着主动把功劳让出去的赵佳林,声音低沉的问道:“你的意思是,这些想法实际上是一个高中生提出来的?而你这个博导实际上是在这个高中生的指点下完成了这篇文章?”

“你想清楚再回答,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赵佳林很耿直的点了点头:“虽然很多工作是我做的,但是科研项目的重大突破,关键点往往在于一个非常核心的idea,所以虽然说来有点丢人了,但事实上,如果没有那个高中生就不会有这篇申请文章了。”

“一个高中生能在那么短的时间看懂整个推演过程,并且扩展出这么完整的理论体系?”

米非凡看着赵佳林:“你信么?”

赵佳林笑道:“如果不是碰到了,我也不信。但事实是亲身经历过,所以我觉得这小子铁定是个天才。搞不好老师你要有个天才徒孙了。”

米非凡大概明白了赵佳林是什么意思:“你是想把他引进中科院?”

“这份天赋按部就班的学习就是浪费了,”赵佳林道:“没有参加少年班,现在十八岁还在学高中课程,已经慢了一步了,我觉得引进中科院重点培养几年,搞不好将来是个人物。”

在米非凡和赵佳林讨论的时候,

顾然又拿起了赵佳林的手机:“你们在哪儿交流的?”

赵佳林打开抖音,然后点开了和【我是哈密瓜】的聊天框:“这儿。”

顾然看着两人的聊天记录,然后看着那个高中生最后发出来的一些总结和问题,眼神中的疑问更加凝重。

从他总结的措辞和描述语言,可以看出来完全是一个物理数学小白。

但有意思的是,他就用这么朴实无华甚至极为接地气的词汇,近乎完美的描述出了这个补充函数背后所蕴藏的秘密。

虽然和赵佳林的这篇文章相比起来,这简短的聊天记录要粗略很多,

但实际上核心其实也就只有这几句粗略的话。

这个补充函数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

这个补充函数和等离子体湍流模型之间应该缺少一些衔接,

这个补充函数解决了从随机到确定的问题。

这些话不复杂,但是能从这个简单的推演过程中,完成这个总结,就让人匪夷所思了。

补充函数从单位波理论体系下诞生,

完全独立于现有教育体系的另外一套逻辑,

这甚至意味着这个高中生可能和他自己有着相同的思维模式。

不过他并不怎么相信这个知识面这么窄的高中生,会有可能自己琢磨出来单位波理论。

但是他也很难想明白他的思维是怎么出现的。

顾然看着赵佳林最后的一条消息。

【我现在还不能回答你,但或许很快就可以了,等我好消息。】

而在这条消息后面,

是那个高中生的三四条回复。

每一条回复间隔了四五十分钟,恰好是一节课的时长。

而回复的内容则基本一致,

他很显然对自己的猜测充满了好奇,迫切的想要知道一个答复和结果。

顾然把手机输入键盘调成了九宫格,打字回复道:“别着急,你先耐心上完下午的课,等傍晚之后我告诉你。”

把消息发送出去之后,

顾然把赵佳林的手机放在一旁,然后给高晨起等人发去了消息。

最终给出的指令只有简单的四个字。

【不留痕迹。】

紧接着,他和信安局的胡文博胡局长打去了电话,

拜托他让洛城附近的干员去河科大附中去请一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