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刻意顿了顿,抛出了最重要的诱饵:
“如果我们能携手推动嘀嘀与快滴的合并,那将是一个真正改变市场格局、创造巨大价值的多赢局面!”
“我相信,届时不仅是我们,包括阿里那边的马总,也都会乐见其成。”
“这将是载入互联网史册的经典案例。”
电话两端,两位资本大佬的言语间皆是客气与试探,却又在每一个用词背后暗藏机锋,进行着无形的较量。
张杭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对软银提议的认同与开放态度,尤其是在合并快滴的问题上,他表示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战略选择,有助于结束无序竞争,提升行业效率。
这个表态让对方十分满意,认为张杭并非固执于完全掌控的创始人,而是一个务实、理性、富有远见且懂得借势的顶级合作者。
这通持续了将近四十分钟的电话,虽然只是口头交流,却远比后续的正式谈判更为重要。
它基本奠定了合作的基调与框架,明确了双方的核心诉求与底线,张杭要控制权和资金,软银要份额和整合机会,是后续一切繁琐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石。
其中关于控制权与未来战略规划的微妙博弈与相互试探,堪称资本合作中的经典桥段。
高层意向达成后,专业的车轮开始高速运转。
凌妃团队与软银方面派出的由投资总监、资深律师、财务尽调专家组成的豪华谈判团队,很快在江州开心游戏大厦顶层的专用会议室里碰了面。
会议室内,气氛专业而紧张,空气仿佛都凝结了。
长条会议桌两侧,一边是以凌妃为首的张杭方团队,男女职员皆西装革履,神情肃穆,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厚厚的文件资料摆放得一丝不苟。
另一边是软银的团队,同样精英荟萃,严谨干练。
投影仪上不断闪烁着嘀嘀打车最新的财务数据、精细到城市级别的市场占有率图表、复杂的股权结构树状图以及未来三年的盈利预测模型。
谈判从第一天上午九点开始,就直接进入了白热化的胶着状态。
条款需要逐字逐句地磋商。
交易对价的具体计算方式,是基于最新一轮融资估值上浮15%还是18%?
支付方式是一次性现金支付,还是部分分期?分期的时间和条件是什么?
巨额资金跨境流动的安排与成本承担、董事会席位的具体分配,软银要求两个席位还是一个?独立董事如何产生?
软银否决权的具体范围,限定于重大资产出售、超过一定额度的投资、核心高管任免、年度预算等哪些核心事项?条款表述必须极其精确,避免未来产生歧义。
以及那份至关重要的关于软银有义务利用其影响力促成嘀嘀与快滴合并的条款,其具体表述、时间表是尽最大努力还是必须在一定期限内完成?
以及未能达成合并时的责任归属......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反复拉锯、激烈争论和严谨推敲。
凌妃展现出极强的专业素养、法律功底和谈判技巧。
她语速不快,但逻辑极其清晰,每一个观点都切中要害,数据引用精准无误。
她既像护犊的母狮,坚决维护张杭和嘀嘀的核心利益,寸土不让。
又在一些非原则性的程序问题、表述方式上表现得灵活务实,适时地做出让步,推动谈判进程。
例如,在否决权范围上,她坚持必须明确限定,不能模糊扩大。
但在支付方式上,她可以接受在一定担保下的分期支付,以缓解软银一次性支付的压力。
“凌总,这个估值溢价已经充分考虑了嘀嘀的未来增长潜力,但18%确实偏高,目前的市场环境并不支持如此高的溢价,我们认为15%是一个更合理、更能让双方董事会接受的数字。”
软银的投资总监推了推眼镜,据理力争。
“李总监,您提到的市场环境,我们理解,但请注意,我们出售的不是普通财务投资者的份额,而是来自创始人大股东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股份,并且附加了未来合并的潜在巨大协同价值,18%的溢价是对这种战略价值和稀缺性的合理体现,我们有其他国际投资者也表示出浓厚兴趣,给出的报价并不低于这个水平。”
凌妃语气平和,但态度坚决,不动声色地施加压力。
谈判从上午持续到中午,简单的工作午餐后继续。
又从下午持续到华灯初上,夜幕笼罩江州。
会议室内灯火通明,争论的声音时而高昂,时而低沉。
咖啡杯换了又换,桌上的点心无人动一下。
双方团队的人都显露出疲态,但眼神依旧专注锐利。
直到晚上八点多,在经过长达十一个小时的马拉松式谈判后,所有的分歧点终于被逐一攻克。
最终的合作备忘录文本被打印出来,厚重的文件被放在双方负责人面前。
凌妃和软银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