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最顶级的赢家(10 / 11)

并反向调侃。

猝不及防之下,马杰克立刻爆发出他那极具感染力的大笑声,用手指虚点着屏幕:

“哈哈哈!好,好,好!张总果然快人快语,有意思!太有意思了!我就喜欢和年轻人打交道,有朝气,不按常理出牌!佩服佩服!”

张杭也笑着补充道,巧妙地缓和了气氛,既展示了自信,又给予了对方足够的尊重:

“开个玩笑,马总别见怪,您创业的时候,我还在上学,您是前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能和您同屏交流,讨论行业大事,机会难得。”

气氛在这看似轻松甚至有些无厘头的玩笑中略微缓和,但三个屏幕前的人,包括旁听的软银代表,都能透过这表面的寒暄,感受到两位大佬眼神交汇处那份深藏不露的锋芒、智慧、强大的气场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较劲意味。

在软银代表的主持下,会议迅速进入正题。

软银方面的负责人提出了他们精心设计、反复推敲后的合并方案框架:

“基于目前双方的市场估值、用户规模、技术资产、团队价值、未来盈利潜力,尤其是考虑到软银投资后带来的协同效应等多重因素进行综合计算和加权评估,我们建议新公司的股权结构为,嘀嘀方面持股55%,快滴方面持股45%。”

“双方品牌在合并后的一定时期内,例如12-18个月保持独立运营,采用联合ceo制度,由程刚总裁和吕威总裁共同管理,共同向新公司的董事会汇报。”

“合并后,我们的市场份额将毫无疑问地超过85%,能迅速止亏,实现规模化盈利,结束这场对整个行业都造成巨大伤害的无谓内耗。”

“这是一个对各方都相对公平且能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方案。”

马杰克立刻提出质疑,他收敛了笑容,语气变得认真而直接:

“这个股权比例,我认为还需要再仔细斟酌一下,快滴所背靠的阿里生态体系,其带来的协同价值、支付场景的独占性以及未来的想象空间,恐怕在目前的评估模型中未被充分体现出来。”

“我认为5.5:4.5的差距太小了,至少应该考虑到6:4的区间来谈。”

他试图为阿里系争取更多利益,哪怕只是几个百分点,背后代表的也是数亿乃至数十亿的价值和话语权。

张杭则大部分时间保持沉默,身体微微后靠,专注地听着双方的陈述,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只在关键节点上微微点头,表明原则同意软银提出的这个基本框架方案,具体的细节分歧可以交由各自的专业团队再去打磨磋商。

他的沉稳、冷静与马杰克略显急切的争取形成了微妙的对比。

直到马杰克说完,他才缓缓开口,语气平和却自带分量:

“马总对阿里生态价值的强调,我理解,生态赋能确实重要,但评判一家公司的价值,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市场份额、运营效率、技术壁垒和未来独立的盈利能力这些硬指标上,嘀嘀在这些方面的领先优势,是客观存在的,软银提出的55:45的方案,我认为已经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是一个可以作为谈判基础的、相对公平的提议,过大的股权差距,不利于合并后团队的融合和公司的稳定发展,我相信,合并后新公司产生的巨大协同效应,其价值将远超现在纠结的几个点的股权比例。”

他的话语滴水不漏,既肯定了对方的部分观点,又坚定地维护了已方的立场,同时站在行业高度阐明了利害关系,让人难以反驳。

最终,在软银的强力撮合、分析利弊以及双方大佬对结束烧钱大战的共同诉求下,三位掌舵人原则上同意了合并的大方向和大致的股权框架,嘀嘀55%,快滴45%,并同意各自给自已团队的负责人程刚和吕威施加压力,要求他们放下成见,以大局为重,尽快在这个框架基础上达成最终的细节协议。

“细节问题,让

马杰克最后总结道,虽然语气中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

有了顶层的定调和明确指令,和奔头。

程刚和吕威团队再次坐回谈判桌,脸上的表情缓和了许多,但言语间的交锋依然激烈。

又经过一轮长达数日的激烈讨价还价、对无数法律条款、人事安排、整合时间表的反复磋商,一份最终的、厚达数百页的合并协议草案,终于艰难地出炉了。

双方团队的人都瘦了一圈,但眼中都带着完成历史任务的释然。

当嘀嘀打车与快滴打车战略合并的新闻通稿通过各大通讯社一发出去,立刻像一场飓风,席卷了整个财经界、互联网圈和普通民众的生活。

所有主流媒体的头条都被这条消息霸占,分析评论文章如雪片般飞出,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瞬间冲上热搜榜首,阅读量破亿。

嘀嘀快滴合并、打车大战结束、软银赢麻了等话题牢牢占据热搜前几位。

一个占据龙国出行市场绝对垄断地位的超级巨头雏形初现,行业格局被彻底改写。

消息传出,最感到刺骨寒意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