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大舅哥的举手之劳(6 / 8)

气坏了。”

韩胜叹了口气。

“胜哥。”

张杭语锋一转,变得认真起来:“我觉得,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度合作。”

“什么意思?”韩胜不解。

“我这边,还有十二个项目,本来我打算自己投,现在我要全部给你。”

张杭一句话,让韩胜倒吸一口寒气。

他知道,张杭打算自己投资的东西,都是些很奇妙的。

比如说,上次张杭和自己说投雷布斯。

现在的他,和雷布斯关系走的很近,短短两年的时间,大米手机登上了畅销榜前列,整个公司的估值破百亿。

光是这一个,就让韩胜在家族内的年轻一代中,崭露头角。

如果拿到十二个很好的项目,真就是大有可为啊。

“胜哥,我一直都很看好你,韩家的上一代成员,他们已经老了,不久后就是咱们年轻人的天下了,对吧,下一代韩家掌门人,你也是有利的竞争者。”

张杭缓缓说道:“我这么和你说吧,你是我大舅哥,咱们深度合作,我的资源会帮你在这条竞争的路上,走的更加顺利。”

张杭思来想去,最好的突破口,还得是韩胜。

人都是有私心的。

张杭不相信,韩胜的爸妈没私心。

从扶持韩胜这一点,来拿下秦云燕他们夫妻,那自己和乐乐的事情,就容易的多。

不过那群人,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需要看到辉煌的成绩,最起码得有那种苗头。

所以合作的事情,张杭还是有些想法的。

“项目先拿来,杭弟,不枉我费心帮你。”

韩胜终于有了笑容。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张杭笑着说道:“不过啊,这十二个项目,能赚钱,但赚多少就不一定了,真正好的东西,还得根据实时情况来。”

“我明白。”

韩胜微微点头:“需要的时候,我自然可以调动资金,这方面你放心。”

他知道,张杭这是在提醒自己,别一股脑将钱全都投出去。

张杭和韩胜说这些,也是有原因的。

前日的凌晨,张杭和沈斌,跟林青海聊了一个多小时。

聊的是什么?

起初,张杭在网上看到,也就是13年1月份,一个港城的学生写了一个作文,名叫李家的城,作文疯传网络,引起了人呢的关注和热议。

在这篇作文里,该学生历数了屈臣氏、百佳、7-11、惠康等在街头随处可见的李氏家族产业,感叹说:看着一间间诚哥旗下的物业,我心中有无比的感动,看到的一切的商店,不论是哪种的类型,全是诚哥带给我们的欣赐。

该文引起很多人叫好,认为是奇文,太精彩了。

没想到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深度,运用了春秋笔法,这孩子有前途。

很多看过此文的人表示,比喻精辟,真的自愧不如。

尤其亮点在倒数第二句:他付出了那么多,只是希望我们准时上班,不准时下班。

这篇内容主要讲的就是,只要你在港城,吃喝拉撒都离不开他李家的城池。

哪怕是你为了不让李大超人割韭菜,闭门不出,六亲不认,你也得用灯泡照明和给超人交电费。

如果你是打工人,那你可能是在人家的公司打工,赚了钱再去还长实的房贷。

当无数人挤在狭小昏暗的贫民区里,为生活苦苦挣扎时,李家吃着火锅唱着歌,躺着就把钱赚了。

因为这个新闻,张杭想起来一件事。

或许是,李诚干说道了作文里的某种预兆,同一年开始,疯狂抛售资产。

张杭也想起了,这一系列的资本行为,通过沈斌的一些打听后,得知李诚已经筹备将港银座商场,西城都会广场,陆家嘴东方汇出售,这三个地方,就价值一百多亿了。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他不断的抛售产业。

对此,张杭和林青海都觉得,太行房产的稳扎稳打方式,跟不上快节奏。

由张杭、林青海再次注资,可以拉拢一些强大的合伙人,加速布局。

也就是,盖好了经营,经营好了就卖,卖完了数钱

韩胜能动用的资本,是有限的。

但,如果合作目标是太行集团,那他的资本,会被提升数倍不止。

正因为这件事,沈斌才觉得,自己会更加忙碌。

力求多点开花,同时开工,加速建设,这其中需要太多的合作,也需要拿下很多个项目,其难度可想而知。

但韩胜不清楚啊。

张杭拿出来的十二个项目,是他最近查到的一些有点印象但不多的项目罢了。

重头戏,还在太行。

“大舅哥,如果我说,太行集团入股合作的事呢?”

韩胜倒吸一口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