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情况来看,共和国军队内部肯定在如何南下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可以想像,在是否需要攻打澳大利亚的问题上,肯定会产生严重分歧。
必须承认,即便出兵攻打澳大利亚。为的也不是澳大利亚的资源。虽然澳大利亚拥有非常丰富的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早在四年前就有人惊叹,上帝过于偏爱这块大陆上的子民,竟然以鬼斧神工般的能耐给了澳大利亚如此丰厚的矿产资源。从地质学上讲,澳大利亚由几大板块构成,拥有多处由板块积压形成的山脉与谷地,板块的相互运动,将地下的矿物带到了地表。拿铁矿来说,世界上品位最高、储量最大、开采最方面的几座露天铁矿凹曰甩姗旬书晒齐伞口厂凡真大利是对共和国来说。澳大利亚显得过干遥远也过于虚幻。事实上”曲多年前的日本,也没有打算通过占领澳大利亚来获取资源,而是把希望放在了更加现实的东南亚地区。
当然,在理由上,肯定有人提到澳大利亚的资源。
从现实出发,就算共和国出兵占领澳大利亚,也不等于能够利用澳大利亚的资源。原因很简单,不管是美军、还是澳大利亚军队。肯定会在沦陷或者投降之前破坏所有矿产的生产设备,甚至会用埋设地雷、定时炸弹、炸毁矿洞等等方式来阻止共和国开采澳大利亚的贵重资源。
总而言之,占领澳大利亚就不是为了资源。
从战略上讲,特别是从战争时期的特殊情况来看,共和国占领澳大利亚的唯一目的就是要阻止美军利用澳大利亚的港口与海军基地,向印度洋派遣攻击潜艇,对共和国的北印度洋航线构成威胁。
在目的明确的情况下,达到目的的手段就不见得只有一种了。
占领澳大利亚能够达到这个目的,使澳大利亚丧失作为军事基地的能力也能达到这个目的。
显然,这就是美国当局担心共和国会放过澳大利亚,转为攻打新西兰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这也正是当时的主要分歧。
有意思的是,这次海军与陆战队都主张攻打新西兰,认为没有必要在澳大利亚浪费宝贵的兵力与更加宝贵的时间,而天军也认为应该攻打新西兰,而不是攻打澳大利亚。毕竟这样能够为天军日益壮大的战略轰炸机部队提供登台表演的机会。唯一反对的,就只有刚刚从大陆战场上抽出身来的共和国陆军。
根据共和国当局的相关记录。在月中旬的时候,袁晨皓就将大陆战场上的善后工作丢给了苏劲辉。一个人回到国内,恢复了其总参谋长的身份。这个时候,共和国当局正在策划攻打新西兰的作战行动,而主要负责人就是得到裴承毅支持的华剑锋。得知华剑锋不打算让陆战队登陆澳大利亚之后,袁晨皓立即找到裴承毅,要求让陆军来承担攻打澳大利亚的作战行动。
比较有意思的是,如果在一往,裴承毅肯定会立即拒绝这种明摆着为了抢功劳的胡闹行为,甚至会再次把袁晨皓“发配边疆”可是在袁晨皓提出这一要求的时候,裴承毅不但没有拒绝,反而让袁晨皓去做前期分析,并且在月。日的统帅部即由元首府为主,由国防部、外交部、宣传司等政府部门,以及总参谋部、各军兵种司令部、各战区司令部等军事机构共同组成的战时最高权力机构会议上提出了相关计划。
虽然有很多人认为,这是袁晨皓在持功要挟,或者说,想让陆军在由海军主导的太平洋战场上获得一席之地,从而确保陆军在共和国军队中的老大哥地个。但是以当时的情况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