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俄军高级将领中,切尔温斯基绝对是个另类,因为他并不赞同乔德诺维奇的主张,而是明确支持契力亚拜夫,认为俄罗斯不应该主动挑衅共和国,更不应该为了一份不太可靠的盟约充当美国的马前卒。
如同前面提到的,切尔温斯基的这一观点,并不表明他不以国家利益为重,只是政见上的区别。让切尔温斯基与其他俄军将领各行其道的原因很简单,他是俄罗斯陆军司令,更加清楚与共和国交战的严峻后果。或者说,切尔温斯基更加清楚俄罗斯军事实力与共和国的巨大差距。
作为一位服役的多年、将大半生都奉献给了俄罗斯国防事业的职业军人,切尔温斯基不可能不知道俄罗斯军队、特别是陆军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切尔温斯基是俄军中少数几个高度关注共和国军事力量发展过程的高级将领之一。
早在力旧年,也就是南海战争的时候,从军事学院毕业到基层部队服役不到3年的切尔温斯基少尉就针对共和国陆军空降部队在农黑阻击战中的实战表现撰写了一篇空降作战的专业论文,并且发表在俄军内部期刊上。虽然这篇论文很肤浅,并没涉及要害,但是却改变了切尔温斯基的命运,让他从俄军边防部队调配到了俄军精锐的空降部队,并且晋升为陆军中尉。
十岛战争爆发后,已经是俄军上尉的切尔温斯基在没有太多一手情报的情况下,提前好时准确预测共和国陆军将出动精锐空降部队攻占五老,切断美军陆战队的退路,一举歼灭贸然北上的2个美军陆战师。并且以此在东部战线上发起总攻。可惜的是,此时的切尔温斯基仍然位低言轻,他的预测根本没有得到重视。当然,随着2个美军陆战师在五老北面被共和国陆军全歼之后,切尔温斯基也间接得益,被调往俄罗斯陆军司令部,并且提前数年晋升为陆军少校。
因为日本战争中,中日双方均未损入太多地面部队,几场规模有限的地面战争也由陆战队唱主角,所以切尔温斯基没有能够获得表现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