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举足轻重的朋友(2 / 2)

国策 闪烁 3226 字 3天前

获得独立的阿萨姆族仅仅只有几千万人。也就是说,在口亿印度人中,印度斯坦族不但人口最多,而且没任何一斤。少数民族能够挑战其主导地位。如此一来,卑便将印度肢解成了数个或者数十个国家。印度斯坦族也会想方设法的再次完成统一,甚至有可能利用统一战争,大量消灭其他少数民族,最终使印度斯坦族成为印度的“多数民族。”虽然陷入战乱的印度,不大可能对共和国构成威胁,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共和国要的不是一个战火不断的印度,而是一个和平稳定的印度。因为共和国发起印度战争的主要目的只有一斤”那就是利用印度的市场与劳动力解决共和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事实上。印度战争还没结束,共和国就遇到了相似的挑战。

战争后期。西方新闻媒体一再宣称共和国将肢解印度,并且借此机会吞并印度的部分地区,比如印度南端的咯拉拉邦面向印度洋,拥有卡特利特、科钦、特里凡得琅等深水良港而美国与欧洲当局也一再表示,对共和国的战后政策感到高度担忧,希望共和国能够理智的解决印度问题。

种种因素都限制了共和国在印度的政策。

说简单点。如果共和国不能妥善解决印度问题,不但会遭到国际社会谴责、给西方国家可趁之机,还会陷入印度泥潭。

战争结束后。西方国家就采取了行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向共和国施加压力。

可以说,裴承毅没能去成南亚战区司令部,与西方国家的干预行动有很大的关系。不管怎么说,正是裴承毅指挥共和国军队击败了印度,如果再让裴承毅去南亚战区司令部,负责印度的占领工作,肯定会给西方国家更多的借口。虽然袁晨皓也参与了印度战争,但是他的名声与威望均不如裴承毅,影响自然小得多。

当然,在印度的战后问题上,共和国早就有所准备。

从某种程度上讲,共和国扶持以苏沃斯为首的印度临时政府上台,已经用非常含蓄的方式宣布了对印政策。

如果完全站在共和国的立场上,苏沃斯肯定不是理想人选。

按照某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