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最后一刻(1 / 2)

【“可夫君…你并没有做错什么不是吗?”】

画面中,吴信低垂着脑袋,在昏暗的宫殿内肩膀耸动着。

看不见面容。

而耸动间,也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但尽管看不见面容,也听不见没有丝毫声音,可苏芷若依然还是能从画面中那湿润的衣襟看出吴信在哭泣。

这简直让苏芷若急的在床上滚来滚去。

不得不说这安慰人也是个技术活。

尤其是在她这种没有经验的人身上。

或者说,她就没见过吴信哭过,所以就显得经验不足,手足无措,只能干巴巴的安慰着。

【看着吴信哭泣的样子,你紧紧的抱住他,试图给予他一点支撑,一点温暖。】

【你小心翼翼的用着轻柔语气安慰着他,希望让他的情绪缓和一些。】

【“是啊,我没有错,但他们又何错之有?无非是立场不同罢了。”】

【“我懂,我都明白,明白…”】

【然而他的话,却让你从未如此清晰的感受到语言的无力。】

【此刻,除了这个笨拙的拥抱,除了这沉默的陪伴,你竟什么也给不了。】

【你只能祈祷,这微不足道的体温和紧拥的力度,能成为他暂时泊岸的港湾,哪怕只有短短的一瞬。】

【他们对苍老的雄鹰使出绊子,却忘记了他曾经也翱翔于天际。】

【昔日的战友,亲近信任的人,站在了对立面。】

【他不是没有能力。】

【他不是解决不了。】

【他是不忍心。】

【他不忍对昔日的同志们下手。】

【吴信哭,哭的到底是什么呢?】

【你想,他哭的是没有希望了。】

【曾经,他充满希望,看得到胜利就在前方,所以他意气风发,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越了过去。】

【可现在呢?】

【他胜利的希望在哪?】

【在百姓吗?】

怎么可能。

说白了,单靠百姓自发性不就是一盘散沙吗?

好听点,叫百姓自发性。

难听点,叫农民起义军。

而农民起义的结局就是被有组织的官府薄纱,没有别的意外。

吴信其实也明白这点,所以他一直在培养有思想,有责任,有担当的官吏。

他并不是一个愚蠢而不知变通的理想者。

而是一个真正明白核心问题的领导者。

他试图打造一个可靠且有组织能去引导分散的百姓力量的官府。

因为靠这种官吏带领去达成解放的胜利,总比靠百姓自发性去达成解放的胜利来的容易。

毕竟虽然这种官吏有着堕落的可能性,也有着坠入历史轮回的可能性,但相比起靠百姓自发性这点,还是要靠谱太多了。

因为靠官吏的成功条件只要确保官吏们都是圣人就可以了,但靠百姓那成功条件就得是所有人都是圣人了。

更何况就连孔子都说——“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了。

因此,这别说是现在,就说是未来,苏芷若都觉得这根本就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情。

当然,对于这些苏芷若也是懵懵懂懂。

因为对于她而言,她觉得别人都很奇怪。

争来争去的一点意思都没有。

安安全全的活着才是正道理。

真不知道做人上人有什么好的?

那种忧虑和恐惧伴随终身滋味,简直难受。

父王苏武是皇帝,可他也怕篡位。

舅舅吴风是官吏,可他也怕免职。

叔叔吴林是国商,可他也怕赔本。

而她,是大周三皇女,更是怕被自己的大皇姐和二皇姐砍死。

活着真难…

不过,吴信也姓吴,跟自己母妃和外祖父都一个姓氏,说起来如果让吴信入了洛阳吴家的族谱,那么以后还能帮助他得到吴家的帮助,面上的身份也更好看些,容易获得士人的认可。

不对,不对!

我在想什么呢!!!

吴信可是自己姐夫,还那么危险,绝对不能牵扯上关系

更何况有大皇姐和二皇姐的帮助,自己这种路边一条就不要想太多了。

苏芷若赶忙摇了摇头。

毕竟她只是出于模拟中的相处,才对吴信有了些许好感,但假的在怎么样也不能当真的啊。

玩玩就得了,当真可是有性命之威呢。

想到这,苏芷若突然又愁眉苦脸起来。

因为她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

言语安慰吧,太过于苍白。

但动作安慰,指拥抱,又没有效果。

可眼睁睁看着的话,她又于心不忍。

不然真能什么看着啥也不做的话,她也不至于滚来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