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后宫(2 / 3)

是直接废掉,很多时候,就是因为瞻前顾后,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结果沉没成本越来越大。

现在仅仅是太子妃的时候不废掉,李显穆望向朱瞻基,到时候成了皇后再废后,那可就麻烦了。

李显穆认为这是非常有可能的,朱瞻基比朱高炽做事更激烈,考虑的也更少。

但太子不愿意,李显穆也不打算硬劝。

他也有些私心,废儿媳妇这件事,总归是对名声不好,他和皇帝关系最好,皇帝又命不久矣,他自然不愿意让皇帝白白承受这种名声。

还是将这件事留给朱瞻基去解决。

但这样的话,太孙妃这件事就不好处理了,即便是李显穆,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

毕竟胡氏和汉王间的联系不足为外人道。

朱高炽看出了李显穆的为难,这种神情极少出现在李显穆身上。

“陛下,臣左思右想,除了废妃之外,别无他法,因为这个问题的核心,就在于人,在于汉王和太子妃,现在不能针对太子妃的话,那就没办法了,毕竟总不能直接针对汉王吧?”

针对汉王当然不行,朱高炽虽然不喜欢他这个弟弟,但无论是赵王还是汉王,朱高炽都没打算如何,君臣名分已定,没必要让自己背上杀弟的罪名。

毕竟这是大明,而不是兄友弟恭的唐朝。

朱高炽微微叹了口气。

朱瞻基直接怒声道:“这些文官惯会找事,远不如太监好用,后宫之事,和他们有什么干系,真是没事找事。”

李显穆虽然觉得太监比不上文官,但对朱瞻基所说后半句话,还是颇认可的,有些文官真就是没事找事,就连后宫这些女人的拈酸吃醋也管。

街头巷尾的八婆都没他们舌头长、管得宽。

朱元璋是非常注重不让宦官干政的,但朱棣则完全相反,最信任那些跟着他一路靖难出生入死的宦官,朱瞻基则更进一步,准备对宦官形成制度性的使用。

朱高炽则不排斥使用宦官,但最为注重以内阁为首的有学识的大臣,毕竟太监是治不了国,只能维护统治。

朱瞻基愤愤说完后,又回忆了一遍刚才李显穆所说的话,对自己老师的智慧,他是相当信任的,既然就连老师都没办法,他知道那就真的没办法了。

“问题的在于在人,不解决人,就没法解决问题。”

这句话说到了朱瞻基心中,他已然若有所思起来,父皇不愿意去做这件事,但是他不介意。

“老师,如果要废妃的话,有什么好的理由吗?”

李显穆随意道:“女人的七出之罪无非就是那几种,如果不愿意让她因为七出而被废,毕竟这样被废的话,基本上命肯定是没了。

那就劝一劝她,让她主动点退出。

至于理由,无子,这是最简单且能控制的,毕竟无子是万万不行的。”

一提子嗣,朱瞻基顿时脸色都有点不好看了。

朱瞻基也算得上是子嗣艰难,成婚六七年了,结果妃嫔里面一个怀孕的都没有,眼看着快三十了,结果一个儿子也没有。

历史上也就英宗朱祁镇和代宗朱祁钰。

而且不是他不能生,而是只生公主,不生皇子,这就是最难绷的,历史上宋仁宗也这样,不是不能生,但生一个就是女儿,再生一个又是女儿,天生就没儿子命。

不过朱瞻基还是听进去了李显穆的建议,的确无子是最简单且能控制的,只要少去太子妃那里过夜,她自然就怀不上。

而世人并不会在意、也不会知道太子妃无子真正的原因,这是万无一失的计策。

唯一的输家自然便是胡太子妃和胡氏,但这便是政治,和汉王有所牵扯的,在汉王夺嫡失败后,都必然要被清算!

纵然有几分可怜胡善祥,但李显穆依旧毫不犹豫的向皇帝以及太子道出自己的建议。

“太子,你的确是该努力生个儿子出来了,身为皇帝没有继承人可不行!”

朱高炽相当有资格说这句话,别看朱瞻基英武,而朱高炽身体差到甚至走路都要人搀扶,但朱高炽光儿子就有十个!

相当的能生。

朱瞻基郑重的点点头道:“儿子知道了。”

今日李显穆点醒了他,子凭母贵,母以子贵,太子妃若是无子,而侧妃有子,他才能抬举孙若微。

此事算是告一段落,李显穆行礼后,出了华盖殿往文渊阁而去,方才的事情根本就没被他放在心上,刚一出了殿,就直接抛到了爪哇国去。

因为他比谁都清楚,大明不是汉唐,甚至不是宋朝,大明现在的制度,只要前朝有正常的大臣,根本就没有皇后家外戚发挥的空间,也没有妖妃作乱的空间。

深宫里面的几个女人,太子妃、皇后,换成谁都一样,唯一的作用就是诞下皇子,延续国祚。

……

洪熙元年最大的一件事,莫过于突然下发的宗室制令,这份制令从内阁发出,发到了宗人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