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唐朝诸宰相为他求情,必死无疑,韩文公明知会死却不畏惧,这是对唐朝社稷有忠贞之意。
范文正公宦海浮沉,曾高居庙堂为宰相,也曾遭贬而流离州府,却不曾有懈怠,写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真卓然为天下楷模也!
文忠烈公临危拜相,跋涉於艰难险阻之中,经营於顛覆流离之际,志专恢復,屡折挫而不移心,切报君滨,顛危而不变,国亡被执,系狱累年,蒙元诱之以大用而不从,挟之以刀锯而不屈,卒之杀身成仁。
其所作《正气歌》,为天下读书人所必唱和也,闻之不感同身受而立志效国者,不忠!
此四人,乃我大明建立之前,为汉、为唐、为宋,名列中枢,尽忠而愿效死者!
欲入十哲,先观此四人也!
诸君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