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符水(3 / 3)

们最后一程。嗯,放心吧!我从小经历的疫气多,身体已经有了抵抗…”

“啊!也是。您是大贤良师亲自赐过符箓的弟子,自然有清气护体,邪疫不侵!在大贤良师的八名弟子里,就数您和高道奴最壮实,好像那个清微天帝的黄巾力士附体…”

“嗯。”

张承负点头应了声,跪着把农人埋进了坟坑里。而等他再回来的时候,天色已经傍晚。柳弓上前恭敬说了两句,他才知道,这几天仔细照顾过的一个赵姓老汉,也熬不住,眼看着回光返照,要不行了。听到这个消息,他停下站了会,抬头看了眼煮麦饭粥的火灶,才再次走向自己负责的营地。

“赵阿公,喝点符水吧!闻到麦香了没?晚上的麦饭粥,很快就好了,很香的!…”

“咳…咳!张符师…老汉给你行礼了…”

“别!你坐好…坐好…这是煮过的符水,趁着温气喝。”

“咳!…谢符师赐水。”

赵老汉接过符水,只喝了一口,道了声谢,就没有再喝。他倚坐在一颗大树下,那树下半截的树皮,早都被灾民割走吃了,倒是光滑好靠。

张承负也坐了下来,坐在赵老汉旁边,并肩靠着树。他沉默着,不知说些什么。倒是赵老汉笑了笑,看着他的眼睛,轻咳着问道。

“咳…张符师…”

“阿公,叫我承负就好。”

“咳…承负符师…你说,人死了以后,能看到家里的人吗?”

“阴阳两隔,生死两分…恐怕是看不到的。”

“咳…他们都死了,都死啦!等会我也死了…是不是,一家人就能团聚了?”

“.”

听到这,张承负失了声。好几息后,他才低声道。

“是。能见着的。”

“好哇!好!…”

赵老汉用力点了下头,老脸上露出些笑。他喘了几口气,咳嗽慢慢停了下来,脸色很红润的,又问道。

“承负…大贤良师有没有说过,人死了以后,会去哪?”

“阿公,大贤良师教导的《太平经》上说:人死之后,魂升天,魄归地。灵魂入黄天乐土,居于太平之气充盈的天界…从此无病无灾,永享安宁。”

“好哇!安宁好哇!那,黄天乐土里,有吃的吗?”

“有的。那里五谷丰登,年年都会丰收。没有洪灾,没有旱灾,更没有大疫!”

“好哇!丰收好!真好!…”

闻言,赵老汉的脸上,露出安心的笑容,慢慢地阖上眼睛。但片刻后,他突然又着急起来,努力睁开了眼。他的气息已经很微弱了,但还是用尽最后的力气,抓住张承负的衣袖,急着问道。

“承负,仙师…黄天乐土里,有官府吗?有赋税和徭役吗?”

张承负怔了怔,看着赵老汉祈求一样的眼睛,立刻用力摇了摇头,肯定答道。

“没有,都没有的!黄天乐土,没有吃人的官府,只有太平和安宁!…”

“好哇!黄天乐土,太平安宁…真好哇!…”

赵老汉松了口气,安心地闭上了眼睛。他衣衫破烂,枯瘦如柴,手足厥冷,面色也是灰白。唯有那张合眼笑着的老脸,布满了三十年田间的风吹日晒。乡里的农人一向显老,和庄园里的贵人没法比。他说是老汉,其实才四十出头而已。

“愿黄天乐土,愿太平安宁!…”

夕阳在西边照着,麦香在东边升起。张承负垂下眼睛,念了会太平道经,这才把赵老汉用草席包了,背起来走向山凹。这背上的分量轻飘飘的,对他格外壮实的身体来说,并不沉重。但背负的这些死亡,却让他一步一步,走的步履蹒跚。

残阳如血,黄巾系在额上。张承负就这样弓着腰,背负着与他一样出身的黔首尸体,一步步登上山丘,身影消失不见。而他年轻沙哑的声音,就从山丘后飘来,飘向巨鹿的原野。

“苍天已死尽,人命如尘土。何日太平开,免去生灵苦?…甲子太平开,免去生灵苦!~~”

注:两汉为行避讳,士族崇尚单名,双名多是平民百姓。宣帝避难民间时,取名刘病已。霍去病是私生子出身,因此也是双名。到了东汉时,道家兴起,士族用双名,又有了修道、隐逸的含义。像五斗米道祖师张陵,入道后改名张道陵。黄承彦躬耕避世,也用双名。等到魏晋玄学大兴,道家冲击了儒家的统治地位,双名就在士族中开始常见。

主角的双名“承负”,取自《太平经》,含义是“天道承负”,承天下之重。这象征着他的平民出身,道门养育,也象征着世道革新。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