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韦贵妃的住处,李慎回头看了一眼大门,有些不舍。
低头看着手中的紫色长衫,心中颇为感动。
自已的老妈这等身份,还要亲手为自已缝制衣服。
他已经很久没有穿过老妈给自已缝的衣服了,以他们的身份,也无需亲自动手。
自已老妈对自已的慈爱,真的不是其他人可比拟的。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看着手里的衣服,李慎不由得想起了这首著名的游子吟。
他在这一刻才深深的体会到了这首诗的真正含义。
“王爷。”一旁的石头看李慎情绪不对,出言唤了一声。
“走吧。”
李慎转过身,向着翠微宫外走去。
“干耶。”
王兴送走了李慎之后,急匆匆的来到含风殿复命。
“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在宫里面这般毛毛躁躁。”看到王兴行色匆匆,王德皱眉教训道。
“是,奴婢知错了。”王兴连忙行礼。
“什么事?”王德这才问道。
“回阿耶,纪王殿下已经走了。”王兴回道。
“哦,那你在外面候着吧,有事会吩咐你的。”王德点点头。
“不过...不过纪王殿下从贵妃娘娘那里出来的时候做了一首诗。奴婢送走纪王殿下之后,立刻过来禀报。”
王兴心中还有点小高兴,这回要在陛
“纪王殿下又作诗了?”王德先是一愣,然后推开含风殿的大门:
“来吧,跟我去见陛下。”
“是。”王兴开心的跟在身后。
此刻李世民并没有休息,而是躺在卧榻上看书,西游记。
这本书他都看过两次了,每次看都觉得有意思。
“参见陛下。”
“嗯,纪王走了。”李世民看了一眼王兴,点点头。
“回陛下,纪王殿下已经回长安城了。”王兴赶紧上前禀报。
“好。”李世民答应了一声,继续看书。
“陛下,刚刚纪王殿下从贵妃娘娘那里出来作了一首诗。”王德来到李世民身旁轻声的禀报。
“哦?老十又作诗了?”听到这个消息,李世民放下了手中书,饶有兴致的问道。
“回陛下,确实如此,纪王殿下从贵妃娘娘那里出来站了一会,然后便随口念了一首诗。”
王兴立刻点头肯定。
“念给朕听。”李世民坐了起来,王德也很有眼力的地上一杯茶水。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没有宝贝的人记性都好,王兴将李慎的游子吟一字不差的重复了一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李世民重复着这两句,
“贵妃是否给纪王做衣服了?”李世民询问道。
“回陛下,是的,纪王殿下就是抱着衣服,看着贵妃的大殿才做的诗。
当时.....”王兴有了表现的机会,便将李慎去韦贵妃那里的事情说了一遍,不过省去了让他们出来这段。
等李世民听完之后不由得叹息一声:
“唉~~~~母慈子孝,老十这首诗正好契合了他即将远行,母子之间的不舍。”
“是啊,陛下,纪王殿下果然才华横溢,这首诗一旦传出,定会被天下的文人封为神作。
长安城里的才子们,又要睡不着了。”王德脸上带着笑容附和。
每次李慎作出诗,都会在文坛引起不小的轰动。
你要说是一个文坛大家做出流传千古的诗句,文人墨客们还能够接受,可被誉为大唐第一纨绔的纪王所作,
多少让这些文人们接受不了,也觉得有些汗颜。
长安城的人睡不着道,纪王根本就是文盲,没读过几年书。
“呵呵,你说的不错,这个逆子还真就有一些才华,不过却把才华都用在了歪门邪道上。”
李世民呵呵一笑,从卧榻上起身来到书案前,王德立刻上前开始研墨。
不一会功夫,李慎的这首游子吟便被飞白体写了出来。
“这个混账,居然没有说诗的名字。”
看着纸上的诗,李世民不由得抱怨了一句,没名字就是有些缺失。
“要不老奴去问问纪王殿下?”王德轻声的问道。
“算了,等这逆子回来之后,朕在询问吧。”李世民说完将自已的大印盖了上去。
“抄录一份给太子送去,就说纪王的新作。”李世民想了想,吩咐了一声,这等佳作还是传出去的好,不能埋没了。
虽然这个诗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作的。
李慎带着陆定娘坐上马车回到纪王府,刚下马车,韦富贵就跑了过来。
“见过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