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张献忠的神预言!(2 / 3)

李自成听到这话,脸色更加难看了。

因为当时张献忠来投奔他的时候,就跟他提到过这种事情,说什么明军那边似乎新装备了一种火器,那火器异常厉害,打得他措手不及。

但是李自成当时压根就没当回事,还以为张献忠是被朝廷给打怕了,所以找了这么一个蹩脚的借口来掩盖自己的失败。

毕竟他可从来都没见过明军使用什么新式火器,而且火器这玩意儿也不是说研发就能研发的。

要知道明军现在使用的火器还都是几十年、几百年前的玩意儿,真要是这么容易研发出新式火器的话,为什么之前不见明军装备这种火器呢?

因此这个时候再次听到张献忠提到这件事,他只觉得更加心烦。

但他终究还是没有继续发火,毕竟多少也得给张献忠留点面子。

因此他只是说道:

“行了,你说的话本王记住了,你先下去吧。”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耐烦,仿佛在赶走一只讨厌的苍蝇。

眼看着李自成一脸不耐烦的样子,张献忠无奈地叹了口气。

因为他知道李自成根本就没有听进去他的话,但此时此刻张献忠也不好说些什么,告辞之后便离开了。

这一刻,他的背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孤独和落寞,仿佛预示着他即将面临的命运。

大军吃过午饭之后,便继续朝着前方缓缓进发。

马蹄声、脚步声、车轮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沉闷而压抑的行军乐章。

李自成骑在战马上眉头紧锁,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因为不知为何,张献忠之前说的那些话此时却如同魔咒一般,在他的脑海里不断回荡,让他的内心愈发感到不安起来。

队伍继续向前推进了十里,周围的景色依旧是一片平原,四周安静的可怕。

然而就在这时,李自成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

那就是他之前派出去的哨骑,居然一个也没有回来报告消息!

李自成皱着眉头侧过头去,看着一旁的李过声音低沉而严肃地问道:

“中午之后,有哨骑回来禀报过消息吗?”

李过听到这话微微一愣,脸上闪过一丝疑惑,但还是如实说道:

“没有,自从中午之后,派出去的哨骑还没有回来过。”

听到这话的时候,李自成的眉头不自觉地皱得更紧了,额头上也浮现出了几道深深的皱纹。

因为这很明显不对劲。

按照他以往的规定,每隔一个时辰左右,哨骑就要返回汇报一次前面的状况。

再加上每次他都会派出好几波哨骑,所以基本上每隔半个小时左右就会有哨骑前来汇报前面的状况。

这是为了确保大军在行军过程中能够及时了解前方的敌情和地形,避免陷入敌人的埋伏。

可是如今已经快两个时辰了,居然没有一个哨骑回来,这也未免太不正常了。

而且这种事情他之前在秦岭山里也遭遇过!

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前方有明军埋伏,派出去的哨骑多半是死在了明军手里、亦或者是被明军抓到之后投降了。

那一次的遭遇让李自成变得更加小心,也让他对这种情况格外警惕。

想到这里的时候,李自成即刻下令道:

“李过,你亲自带人去前面探查消息,遇到任何风吹草动,即刻回来禀报!”

“前方可能有明军埋伏,一旦发现明军千万不要交战,立刻撤回!”

眼下这种情况,李自成只能派出自己最信任的侄子了!

李过听到这话,瞬间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赶忙大声说道:

“遵命!”

随后他便点了一队自己的亲兵,然后脱离大军朝着前方疾驰而去。

巨大的马蹄声在寂静的原野上回荡,仿佛是战争的鼓点,敲打着每一个人的心。

与此同时,李自成又下令大军开始原地休息,在没有得到前方的确切消息之前,他实在是不敢再往前面走了。

因为直觉告诉他,张献忠可能说对了,在他们前方可能真的有什么未知的危险。

这种危险就像一团乌云,笼罩在李自成的头顶,让他感到压抑和不安。

另一边,李过带着亲兵如同离弦之箭一般,直奔汉中城的方向而去。

他们的速度极快,马蹄扬起阵阵尘土,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了一道道金色的烟雾。

约莫过了一刻钟之后,他们就在前方不远处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那就是前方的地面之上,有着许多杂乱的马蹄印。

这些马蹄印大小不一、深浅不同,有的还相互交错在一起,根据判断,很明显有人在这里战斗过。

李过翻身下马,蹲下身子仔细地观察着这些马蹄印,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紧接着突然就在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