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多尔衮:什么情况,我给皇太极戴帽子的事情被发现了?(2 / 3)

什么工夫去打仗了,他满心想的都是该怎么继承皇太极的皇位。

至于其他事情,其实都不重要。

想到这里,豪格这才看向皇太极说道:

“阿玛,儿臣认为不可如此冲动,如今我们与大明正处于微妙的关系之中,若是我们如此对待大明使者,很有可能会引起战争。”

“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多尔衮这时候也点头附和道:

“陛下,臣弟也觉得豪格说得有道理,反正只是一支百人小队而已,在咱们的地盘上也翻不起什么浪花,到时候无论他们要做什么、或者想要什么,只要不是太过分都答应他们便是。”

“眼下对于我们而言,最重要的还是修生养息!”

济尔哈朗眼看着这两人都反对自己,只觉得他们是被大明吓破了胆,心中有些不满,最后大声说道:

“不过是打输了一场仗而已,你们两个现在怎么这般畏畏缩缩了?”

“特别是多尔衮,你就这么害怕大明吗?”

多尔衮听到这话,老脸顿时就红了,随即怒道:

“济尔哈朗,你不会说话就闭上你的嘴!这件事情和害怕有什么关系?我之所以会这么说,完全是为了大清的以后考虑!”

济尔哈朗一听这话,顿时也生气了,随后两人便开始争吵了起来。

一旁的几个王爷看到这一幕,一时间也赶忙上去劝架了。

一时间,整个寝宫内混乱不堪。

皇太极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只觉得有些头疼,他本来是想选一个人去做这件事情,可现在看来貌似根本就行不通。

哪怕是豪格和多尔衮,到时候说不定也会搞什么幺蛾子。

看来这件事情还是不能交给他们去做。

想到这里,皇太极猛地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呵斥道:

“都给朕闭嘴!”

但随着他这一开口,场面瞬间就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不敢多说一句话。

还是之前那句话,只要皇太极还活着,那么他就是大清最具权威之人,没有任何人敢违抗他的命令!

皇太极冷冷扫视过眼前的众人,最终却只是无奈地挥了挥手。

“行了,你们都下去吧,这件事情朕会找其他人来做!”

众人听到这话,也不好再说些什么,躬身行礼之后便离开了。

此时此刻,大多人心中都感觉无比庆幸,毕竟他们可不想去接待明朝的使臣。

等到这些人都离开之后,皇太极又让人把范文程喊了过来。

现在这个时候,皇太极虽然仿照明朝的朝廷建立了一套相应的机构,但是却尚未建立类似明朝“礼部”那样专门管理外交事务的固定机构。

虽然文馆也负责过与蒙古各部、朝鲜的文书往来,并且接待过使团,但他们却从来没有接待过来自大明的使团。

毕竟早在萨尔浒之战之后,大明和大清就算是彻底断交了,双方之间只有不死不休,这样的状况已经维持二十多年。

不过好在文馆中也有不少和范文程一样的汉人官员,让他们去接待这群大明使者应该不算什么问题。

没过多久,范文程便匆匆赶了过来。

不等范文程行礼,皇太极便直接说道:

“范先生,朕仔细想了想,还是把接待大明使臣的事情交给你才放心,这样,你找几个汉人大臣去做这件事情,务必处理好这件事情,不要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这件事情关系到我们大清的颜面和利益,一定要谨慎对待。”

范文程听到这话,心中顿时暗暗叫苦,因为他是真的不想接这件差事。

可是皇太极已经开口,他又怎好拒绝?

想到这里,范文程只能硬着头皮答道:

“陛下放心,在下一定会办好此事!”

皇太极听到这话,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挥了挥手示意范文程离开。

看着范文程离开的身影,皇太极不禁一阵苦笑。

接待汉人的事情本来就应该去找汉人来做,他刚才也不知道发什么疯,居然想让那几位王爷去做这件事情?

大概是病的太重了,所以脑子都不清醒了

又过了两三,李定国一行人终于顺利抵达了沈阳。

此时的他们个个面容憔悴,这一路上的艰辛难以言表。

一路上凛冽的寒风如刀割般刮过脸颊,吹得人脸上生疼,呼出的热气瞬间便凝结成白色的霜花。

彻骨的寒气却如影随形,不断地侵袭着他们。

不过好在历经千辛万苦,他们总算是来到了沈阳。

接下来只要将礼部的诏令传达给皇太极,他们也就算是顺利完成任务了。

与此同时,早已等候在城门口的几个汉人官员见到李定国等人出现,连忙就迎了上来。

那些人脸上堆满了讨好和谄媚的笑容说道:

“诸位明使一路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