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廷仗之刑(1 / 2)

“那你告诉本宫—为何我西北三处暗桩在同一日暴露?连带营中两名统兵校尉也被逼得退职?”

“是秦国边防将领太机敏,还是你们这些人太废物?”

赵衍的声音很轻,但越是轻,堂内气压越低。

跪着的那名为首探子浑身发冷,低声道:

“殿下恕罪……属下一时疏忽……我等一直按规矩潜伏,但秦人布防未变,却暗中更换了哨线格式,并派流民混入我接应点附近……”

“流民?”

赵衍冷笑了一声。

“你以为秦浩养的那帮流民,是吃饭等死的?他手里那几十个‘迁民营’,哪个不是专门用来打我们脸的?”

“他不光换防,他换了人,换了模式,换了方向!”

“我们还在守老路,他已经绕过来了!”

“滚下去,把你们的人全带回齐都,否则下次你们自己就不用回了!”

三人如释重负般退下,赵衍却没松口气。

他抬手招来幕僚,一名中年儒士悄声入内,神色冷峻。

“殿下,西域人已经对外放出风声,说齐国与他们密谈,允诺以楚地边境为让利筹码!”

“目前楚国已经开始秘密清查境内齐人商铺,楚太子府直接查封了我们在其都城经营的三家铺子!”

“越国方面也收紧对我商队进出水路的许可,诸国盟约已有裂痕!”

赵衍咬牙,脸色难看至极。

“他们在反咬,秦浩在做局!”

“我们不过是想借西域之力牵制他南部,他却反手把我们钉死在‘卖友求荣’的名头上!”

“你去查,是哪家人放的风!”

“从西域传出的消息,不可能凭空生成,一定是有人在配合他!”

儒士沉声应下。

赵衍随即又道:“楚人若信了这个,就会对我们防备!”

“越人本来就想退场,现在一疑我们,他们更不愿与我们并肩!”

“秦浩这一招,不是挑拨,是掘根!”

“他是要我们自己把自己砍了!”

儒士缓声劝道:

“殿下,秦国虽强,但其也处于孤势,只要合纵不散,终可削之!”

赵衍冷哼一声。

“你说得轻松,问题是这合纵还能撑几日?”

“现在每家都怕被算计,都想着如何先退一步保命!”

“楚人前天刚和西域通气,说愿意提供三座山寨让其驻兵,今天转头就开始查我齐商!”

“你觉得这像合纵么?”

“这就是一场无主之局,人人都在等,谁也不肯先跳!”

“而秦浩……他就是在等我们其中一个人出手!”

“然后借势击溃我们所有人!”

“就像三江口时,他一箭不发,却让整个东南战线自乱!”

赵衍说到这里,脸色阴沉得几乎要滴水。

那一战,他吃了大亏,不光是兵力损失,更是信心的崩塌。

至今,他仍记得那一夜秦军不战自退的那一幕,所有探子都信誓旦旦说“秦人已溃”,但转眼他们的后勤线却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那一场火,烧掉的不是粮,而是齐国的底气。

赵衍起身,站到窗前,目光扫过齐都夜景。

他忽然沉声吩咐:“去,传令边境第四旅团,暂缓北进,改为固守!”

“撤掉试探攻势!”

“同时撤回南部与西域交接处的商谈使团,立刻!”

儒士愣了一下。

“殿下是……要与秦人缓和?”

“不是缓和,是收手!”

“我现在不打!”

“让楚人先动,让吴人先动,让越人先动!”

“我不信他们谁真愿意替全天下人打头阵!”

“我就静坐齐都,按兵不动,看他们谁撑得住!”

“只要秦浩一日不出,我一日不动!”

“我就不信,他能永远不动!”

儒士躬身退下。

赵衍目中寒光一闪。

“这场仗,不是比谁猛,是比谁狠!”

“我不怕死,我就怕你不死!”

……

秦王府。

张青松刚从北境回来,满身尘土,眉头紧锁。

“主上,齐国收手了!”

“北面边境已无小队行动,斥候线退后三里,营地明火不再燃起,粮车三日未动!”

“明显是撤线,不想打!”

秦浩点点头。

“果然退了!”

“赵衍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再动一步,他就真成出头鸟!”

“楚国已经开始抛他,越国也对他起疑!”

“他不动,是正确的!”

“但他不动,我们就更不能动!”

“继续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