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已然化作滔天火焰,几欲烧破云霄。有人怒极而笑:“他这是把我人族所有人,当作砧板上的鱼肉!”
庞伟亿面色沉冷,手中笏板差点再次碎裂,冷声喝道:“狂妄妖孽!”
端王胸口尚有血迹,死死盯着薛向,双拳颤抖,遗恨滔滔。
妖族阵营,则是另一番山呼海啸。
“哈哈哈!痛快!痛快!”
“这才是我妖族的骨气!端王算什么!”
“有熊金刚一身是胆,豪气冲霄,诚乃盖世英雄!”
无数妖族嘶吼狂啸,跺地捶胸。血气冲霄,如雷贯耳。
有老妖泪光翻涌,颤声高呼:“他一人,敢撼人族千军!此等气魄,万古难见!”
山巅阵盘嗡嗡作响,似也被这股声浪冲击得摇摇欲坠。
一边是人族群情激愤,怒火滔天;一边是妖族热血翻涌,狂信如海。
两大阵营,沸反盈天,几乎要将整个文渊乱海掀翻。
薛向独立擂台中央,傲然而立,魁伟妖躯映照火光,像是一根不可折断的旗杆,在风雷呼啸中烈烈招展。
庞伟亿霍地起身,断裂的笏板轻轻一合,“诸君,眼下是两族争锋,非是个人名利之争,既已立下规矩,便无须多想,按规矩办便是。
既然这有熊金刚如此猖狂,敢言一敌群雄,那便顺了他的心意。”
庞伟亿知道,一众大儒终究拉不下脸来,和一个妖族诗文攻伐。
可眼下的战局,已经到了这一步。
再要个人的面子,恐怕整个人族阵营都会没了面子。
他话音落下,人族阵营轰然,有五人同时踏出。
霎时,人族阵营中叫好声响彻一片。
妖族那边有识得轻重的,已经开始报着五人的身份,深恐擂台之上的薛向轻敌。
“……金刚道友细听,左侧那两个,一个是文心殿副殿尊郑儒,一个是白鹿洞书院山长梁肃,这二位前面登场过了,他们的实力,你应该清楚……
中间那个方脸,是剑南州武备堂掌印陆方舟。此人兼修文武,身形魁梧,气息沉雄。他以诗养身,以武证道,曾一诗断江河,被称为“铁笔将军”……
陆方舟左侧那个,是南山书院大司业程怀素。此人少年成名,以策论雄冠大周,号称“言出定策,句断乾坤”。
最后那个胖子,是太学监丞赵子昂。此人最年轻,却已是元婴中期,文章气魄凌厉无双。世人称他“文章猛虎”,因他一篇《讨妖檄》,当年杀我妖族许多,最是可恨……”
出战五人并肩入场,衣袂猎猎,气息如同五座山岳横陈山巅。
人族阵营中,一众儒生士气大涨,心潮翻涌,皆觉这才是人族的底蕴所在。
五人已知有熊金刚的恐怖,才入场中,便即发动。
梁肃先发,声若金石:“白鹿饮霞开洞府,书山迭岭镇群峰!”
哗啦啦,山顶之上,大片文气摇落,一头通体如雪的白鹿跨枝而出,鹿角悬日,步步生莲,背负群峰影,前蹄一蹬,百峰列阵。
郑儒接续,腔调如潮:“江回万折吞铁骑,鼓角三声破长风!”
高天即见大江回环,浪背鼓槌横击,鼓声与浪声合为一线,涛头托起刀枪,千层水幕压下。
陆方舟沉声落句:“车营如城移九野,矛墙似岳锁三重!”
地面腾起铁车之城,矛戟横列如林,阵图轮转,层层迭迭把擂台围作铁桶。
程怀素指空一引,声入雷府:“雷坛百丈催电蟒,霹雳十方合一锺!”
霎时天幕镂出雷印,电蛇自云海坠落,缠绕成网,雷鼓轰鸣,声浪压骨。
赵子昂袖中一翻,字锋破空:“檄起三军焚贼垒,碑立八方镇妖风!”
檄文化火,炬光如昼;碑林从地脊拔起,篆籀飞走,碑影相错,四面成阵。
五人吟诵的是五首诗,偏偏五首诗,竟彼此呼应、相合。
五道意象同刻迭加:鹿镇群峰、江吞铁骑、城移矛林、雷网合锺、檄火碑阵——像五重天盖,层层折向中心,把薛向的立足之地压成一口井。
人族阵营顿时高声呼喝起来:
“联吟锁阵,彼此补位——”
“白鹿为锋,江潮为面,车营为骨,雷网为绳,碑阵为枢,这套合击,严得很!”
“看这小妖如何破!”
如潮议论声,丝毫干扰不了薛向神思。
薛向抬眸,胸腔一鼓,朗声吟道:“少年十五二十时——”
七字落地,天色像被刀背抹了一遍,亮得刺目。
他诗文营造的意象并不繁缛:一线烟尘,一抹铁影,一行营旗,干净而凌厉。
他顺势再落一句:“步行夺得胡马骑。”
蹄声从北塞滚来,第一匹胡马从他身后踏出,鬃毛扬起黄沙,第二匹、第三匹……
一瞬间千骑成阵。
马嘶冲破鼓角,马背上的光寒如刃,直楔